紫 苏,芳香四溢,仙气飘飘。传说春秋时期有一名厨,所做鱼羹与众不同,不但肉嫩可口,还极鲜香,令人百食不厌。有人暗中观察,发现他做菜时总是放一些紫红色叶子,为保守秘密,上桌前他就会将叶子捞出。后来他的秘密被揭露,原来这紫红色叶子的植物就是紫苏,它可以用来增香去腥,是餐桌上的一道奇特美味的调味菜,也是一味流传千年的名药。
文/广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王小英
《神农本草经》记载,紫苏是祖国中草药之瑰宝,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益寿。
《本草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
宋代章甫《紫苏》:“人言常食饮,蔬茹不可忽。紫苏品之中,功具神农述”。
人们常将苏叶同其他食物搭配制成既可口又防病的食品。紫苏到底有什么“魔力”?
紫苏,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主产江苏、浙江等地。夏季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就是一味很好的药材。
其叶呈卵圆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叶柄紫色或紫绿色。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切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主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现代研究表明,紫苏除了具有抗肿瘤、抑菌、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外,还具有降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肾功能、行气安胎等多种用途。
民间常把紫苏嫩茎叶用焯水后炒食、凉拌、做汤、做酱菜或用于调味搭配各种菜式;把紫苏切成丝加入冬瓜汤里,食之可祛暑开胃;蒸馒头时,下面铺一层紫苏叶,也别有一番风味;鲜紫苏和生姜炒花甲或蟹,能减少花甲或蟹的寒性;鲜紫苏与大蒜同食则具有行气健胃、帮助消化、发汗祛寒的功效。
秋风起,田螺肥。广东人最爱用紫苏炒田螺,用紫苏炒田螺,不仅可以除去田螺本身的泥腥味,带出田螺的鲜味,还能中和田螺的寒性。中秋佳节,此时来一碟紫苏炒螺最有滋味。
再介绍一道紫苏药膳:
紫苏砂仁汤
材料:
紫苏(干品)、砂仁各5克,枸杞叶150克,瘦肉150克,姜一片,盐油适量。
步骤:
1. 全部材料洗净,瘦肉切片,砂仁装入汤袋中。
2.将所有材料入锅,加水煮熟后,放油盐即可。
功效:具有温胃化湿、止呕安胎之效。
使用注意
1、历代本草皆认为,紫苏为纯阳之品,味辛而散发,有发汗伤气之虞,故表虚发汗者不宜用。
2、紫苏有升高血糖之效,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大剂量使用。
3、紫苏不宜与鲤鱼同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有消炎止痛作用。用于急,慢性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炎,牙龈溢脓,红肿,口腔炎等。[详细]
去看看 ¥16.61(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 (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 (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 (4)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详细]
去看看 ¥59.0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缓解咽痛,咽干,灼热,声音不扬或西医诊断为急性咽炎,有上述表现者。[详细]
去看看 ¥6.97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