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重庆气温有所下降,很多人都相信喝酒能够抵御寒冷。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也深受不少人的喜欢,认为有些药酒可以滋补,可以治疗疾病。
男子三两自酿药酒下肚差点没命 自制药酒注意事项
■喝自酿药酒驱寒 三两下肚差点没命
近日,上夜班的老李回到家中感觉一身寒气,本就喜欢来两口的他,想喝几口酒御寒再休息。有半斤白酒的量的老李喝了三两白酒后就开始不舒服了,并很快出现了腹痛、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家人连忙将他送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
据了解,老李突然命悬一线的原因是喝了泡了乌头碱的药酒。医生介绍,乌头碱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常入药,很多市民会在家自制乌头酒,治疗风湿等疾病,但过量服用会导致“乌头碱中毒”。此外,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和神经系统,中毒后死亡率极高。
■自制药酒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
3、药酒浸泡的时间
药酒的泡制时间大约为15-30天,泡制期间,每天可以搅拌震荡1次,泡制好后过滤成汁饮用就可以了。泡药酒的温度也是很有讲究的,温度高时泡制的时间就短,温度低时泡制酒的时间就长。当药酒饮用剩10%时,再添加第二次酒浸泡,不需要添加药材,以免引起变质现象。
药酒泡制的时间不易过长,当泡制的酒开封后,酒精非常容易挥发掉,这样抑制细菌的作用就会降低,泡制的药材容易变质,如果饮用了这样的药酒对胃肠和肝脏会有很大的损害。
■小贴士:推荐两款药酒制作方法
1、丹参酒
配法:将上药共捣成粗末,加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澄清去渣,以不见杂质为佳。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毫升。
主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有活血化淤、益气强心作用。
2、养血安神酒
茯神10克,炒枣仁10克,五味子5克,夜交藤5克,秫米5克,白芍5克,琥珀粉5克,桑葚5克。
配法:诸药共研细末,兑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过滤去渣。
服法:每晚服30—50毫升。
主治:长期失眠,入睡难,醒得早,多惊恐梦,日久体弱,记忆力差,神疲乏力等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