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李先生有哮喘这个老毛病,每到季节交替时就避免不了生病,发作时气急、咳嗽、呼吸困难,夜里更是难以入眠,常常数十天也好不了,不但自己难受,家人也跟着受影响。
哮喘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其病机为宿痰内伏于肺,多由于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多由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导致。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就曾指出:“哮喘专主于痰。”痰的产生主要由于人体津液不归正化,凝聚而成,如伏藏于肺,则成为发病的潜在“夙根”,各种诱因都能导致哮喘发作,这些诱因往往错杂相关,尤以气候变化为主。一般来说,哮喘发时以邪实为主,可以分为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等五类,未发时以正虚为主,应辨阴阳之偏虚,肺脾肾三脏之所属。若久发正虚,虚实错杂者,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辨别其主次。因此,哮喘的治疗应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现为这位读者推荐一味中药验方:大腹皮15克,五味子3克,远志10克,陈皮6克,半夏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党参15克,生姜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青皮6克,知母10克,川贝母10克,紫石英15克,沉香3克,肉桂3克,苏子10克。
本方中大腹皮、陈皮、半夏、川贝、远志皆有化痰之功效,党参、茯苓、白术、可以健脾,川芎、枳壳、青皮、沉香可以理气,辅助化痰消饮,紫石英、苏子可以降气,当归、生姜、肉桂、知母可以调节本方寒热,五味子可以防止化痰药之燥性。本方诸药功用,可以起到健脾化饮、理气化痰、升清降浊的作用。对哮喘以脾虚痰饮、气机不畅为主要病机者比较适合。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哮喘难以根治,需在生活起居方面加以调节,避免外邪,适量饮食。在运动方面24节气导引法“清明开弓射箭式”、十二段锦“摇转辘轳”、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可以作为辅助方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