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很多女性常会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月经期及月经前后。女性痛经会有小腹及腰部疼痛,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医认为,痛经可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四型:气滞血淤型、 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损型。可通过药膳来辨证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气滞血淤型痛经
【临床表现】可见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拒按,下坠或刺痛,月经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月经量少而淋漓不畅,胸胁胀满及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淤斑点,脉沉强或沉涩等;
【方一】益母草30-60克,元胡2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食蛋饮汤。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5-7天。
【方二】川芎10克,鸡蛋2个,黄酒适量。前2味水煎煮至蛋熟,去蛋壳再煮5分钟左右,加黄酒调匀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吃蛋喝汤。
【方三】玫瑰粥 白玫瑰花5 朵,糯米100克,樱桃10枚,白糖适量。 将未全开的玫瑰花采下,撕下花瓣,清水漂洗干净。糯米煮粥,加入玫瑰花、樱桃、白糖稍煮即好。
【方四】向日葵15克,干山楂30克,红糖60克。前两味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分2次冲服或煎服,1日服完。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时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服1-2个月经周期。
寒湿凝滞型痛经
【临床表现】可见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或绞痛,疼痛拒按且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淡而夹白块,或经色如黑豆汁,经行不爽,畏寒便溏,舌边紫或牙龈紫黯,脉沉紧等。
【方一】当归、生姜各25克,羊肉块500克,桂皮调料各适量。各味水煎至肉烂熟即可,吃肉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方二】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50克。水煎温饮,每日1剂。
【方三】小茴香15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水煎饮服,每日1剂。
【方四】香附、艾叶各30克,鸡蛋3个。加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服鸡蛋,每日一剂。连服2-3剂。
气血虚弱型痛经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神疲无力,月经色淡而量少。
【方一】乌鸡汤
雄乌骨鸡500克,切块,与3克陈皮,3克良姜,6克胡椒,2枚草果,适量葱、醋同煮炖烂。吃肉,喝汤,每日2次。
【方二】生姜10克,红枣10个,红糖100克。水煎服,月经前,每日1剂,连服3-5剂。
【方三】阿胶6克,黄酒50毫升,阿胶用蛤粉炒,研细末,黄酒对适量温开水送服药末。
【方四】韭菜250克,红糖100克。韭菜洗净,捣烂取汁。红糖加水适量煮沸,对入韭菜汁饮用,痛经时每日1次,连服2-3日,饮后俯卧片剂。
肝肾亏损型痛经
【临床表现】经后小腹作痛,腰酸膝软,头昏耳鸣,舌淡苔簿等。
【方一】肉桂末2克,女贞子10克,粳米100克。女贞子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粥,入肉桂末调匀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补肾、温经止痛,可用于肝肾亏损痛经。
【方二】月季花30克,山药60克,女贞子30克,公鸡1只。炖吃。每月1剂,行经时期服,连服3个月。
【方三】黑豆60克,鸡蛋2个,米酒(甜酒)120克。先将黑豆、鸡蛋加水文火煎煮,蛋熟去壳,再煮数分钟,冲入甜酒服。
【方四】核桃肉30克,降香10克,龙涎香5克,黄酒适量。前3味入黄酒内浸泡10天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饮5毫升。功能补肾温经,降气止痛,可用于肝肾亏损性痛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痛经怎么缓解?全球女性中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痛经给女性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痛经怎么缓解?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本专题为你解答。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