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是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的果皮。橘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爱的水果之一,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中医认为,橘皮味辛、苦、温、入肺、脾经,有理气和中,降逆止呕,燥温化痰之效,适用于脾胃气滞,胸腹满闷,呕逆食少,纳呆倦怠,大便溏薄,咳嗽痰多等症。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挥发油、黄酮甙(如橙皮甙)、肌醇、维生素B等。挥发油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增加,痰液稀释而易于排出;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防止微血管出血;黄酮甙有降低血脂作用。
陈皮健脾祛痰的六款药膳方:
陈皮粥
原料:陈皮10克,大米50克。做法:将陈皮洗净,切细,水煎取汁,去渣;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入陈皮汁及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或将陈皮研为细末,每次取3-5克,调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可行气健脾,化痰止咳,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胸膈满闷等。
陈皮瘦肉羹
原料:陈皮10克,猪瘦肉50克,生姜3片,调味品适量。做法:将陈皮洗净,切为细末;葱切为段;猪瘦肉洗净,切丝,用淀粉、酱油、料酒勾芡;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热后,下葱、姜爆香,而后下肉丝爆炒,再下陈皮丝翻炒,待熟时调入食盐、味精,炒熟即成。
功效:可健脾开胃,制酸止痛,适用于胃气郁滞,胃酸过多把致的胃脘疼痛,暖气,泛吐清水等。
陈皮鲫鱼
原料:陈皮10克,鲫鱼250克,调味品适量。做法:将陈皮泡开,洗净,切丝;生姜切片;胡椒研细;葱切段;鲫鱼去鳞杂,洗净;将陈皮、生姜、胡椒、葱段等放入鱼腹内,而后将鲫鱼放碗中,上面摆上姜片,再加入黄酒、食醋、食盐、味精及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后服食。
功效:可健脾暖胃,适用于虚寒胃痛,慢性痢疾,慢性腹泻,腹痛等。
陈皮鸭
原料:陈皮10克,青鸭1只,调味品适量。做法:将鸭去毛杂,洗净,加水煨炖,稍烂时取出,候凉拆去鸭骨,胸脯朝上,放于搪瓷盆内;将炖鸭的原汤加适量奶粉,鸡汽煮沸,调入料酒、酱油、胡椒粉、姜粉等再煮沸,放入搪瓷盆内,将切丝的陈皮放在拆骨鸭上面,上笼蒸30分钟即成。
功效:可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体虚消瘦等。
鸡橘粉粥
原料:鸡内金5克,干桔皮3克,砂仁2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做法:将诸药共研细末;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药末及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2次,中晚各服1碗。
功效:可健脾消积,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节所致的肚腹胀大,面黄肌瘦,呕吐,大便粘滞不爽等。
陈皮油烫鸡
原料:陈皮15克,嫩公鸡1只(约1500克),调料适量。做法:将公鸡去毛杂,洗净,放入锅中,加入切碎的陈皮、葱、姜、椒、盐等,煮至鸡六成熟时,捞出放凉;再将鸡、卤汁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鸡六成熟时,捞出放凉;再将鸡、卤汁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鸡熟,取出;将卤汁加糖、味精、食盐等,用武火收浓汤汁涂抹在鸡皮上,余汁倒出不用。锅中放植物油烧至九成热时,先将余下的陈皮下锅炸酥,再将鸡反复用炸陈皮的油淋烫,至鸡皮呈红亮色时取出再抹上麻油,斩成块状即成。
功效:可温中益气,燥湿健脾,适用于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反胃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