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20种药物帮助你补肾益肾

2014-12-04 01:05:26新浪中医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认为,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其要根据不同症状做不同的诊治。肾虚多为长期积累造成,不可急于用大补之药进补,应慢慢调理。

  不仅男性肾虚,很多女性也有肾虚。中医认为,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其要根据不同症状做不同的诊治。肾虚多为长期积累造成,不可急于用大补之药进补,应慢慢调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常用的益肾药物:

  1、女贞子:甘,微苦.凉。滋补肝肾,益阴阴目。《本经》:“主朴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2、旱莲草:甘、酸,寒。养肝益肾,凉血止血。《本草纲目》:“乌髭发,益肾阴”。

  3、山茱萸:甘、酸、温。补益肝肾,固涩精气。《药性论》:“补肾气,兴阳遭,添精髓,疗耳呜”。

  4、五味子:酸、甘、温。滋肝肾,生津液,敛肺止汗,涩精。《本经》:“主益气……补不足,张阴,益男子精”。

  5、杞子:甘,平。滋肾益精,养阴明日。《名医别录》:“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6、黄精:甘,平。滋肺补脾,益肾添精。《本经逢原》:“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之功”。

  7、桑椹:甘,微寒。补肝益肾,滋阴润肠。《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8、肉苁蓉:甘,成,温。补肾益精:润肠。《大明本草》:“治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遗沥,带下阴痛”。

  9、鹿茸:甘,成。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本草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

  10、淫羊藿:辛,温。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大明本草》:“治一切玲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11、巴戟天:辛,甘,微温。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本经》:“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12、菟丝子:辛,甘,平。补肝肾,益精髓。 《药性论》:“治男子女子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

  13、紫河车:甘,咸、温。补肾益精,养血益气。《本草经疏》:“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返本还元之功”。

  14、蛤蚧:威,平。补肾阳,益肺纳气定喘。《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助阳遭”。

  15、冬虫夏阜:甘,温。补肺肾,止喘嗽。《本草纲目拾遗》:“性温暖,补精益髓”。

  16、沙苑子:甘,温。益肝肾,涩阴精。《本经逢原》:“益肾,治腰痛,为泄精虚劳要药,最能固精”。

  17、杜仲:甘,温。补肝肾,强筋骨。《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18、灵芝:甘,平。益气血,添精补髓,养心安神。《本经》:“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19、刺五加:辛,苦,温。盏精温肾。 《名医别录》:“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

  20、熟地黄:甘,微温。滋阴补血。《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无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陈淑平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