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平时看口腔疾病,大家首先会就诊西医口腔科,其实在某些口腔疾病的治疗上,可充分发挥中医优势,通过中西医结合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秋季口干症:试试两款养阴润燥汤
在秋天,很多年人经常感到口干。专家表示,对于老年人常见的秋季口干症,在排除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哮喘、鼻炎等病理性口干后,也可针对老年人气血亏虚、阴液不足的普遍特点,配合中医养阴生津、除烦润燥为治则的饮食疗法进行调理。下面有几则常用的验方,对防治口干症有不错的效果,市民不妨一试:
1、乌梅麦冬汤:乌梅15,麦冬15,玉竹20,地黄15。以上方药以水煎服,早晚各一次。乌梅生津止渴,麦冬、玉竹养阴生津,地黄补血清虚热,非常适合血虚津亏的老年人。
2、沙参石斛汤:沙参20,杞子20,石斛15,水煎服,早晚饮用。取其养阴润燥,滋补肝肾之效。
3、蜂蜜水:取蜂蜜以温开水冲服,早晚饮用。蜂蜜采百花之精,有滋阴,补虚劳,清润的功效。
上火口臭:辨清胃火或肺火再用药膳
秋燥容易上火,而不少上火者会有口臭症状。中医认为,胃肠积热、胃火炽盛,或肺与大肠结热者会出现口臭,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另外,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阴虚生内热都可能会引起口臭。这种情况一般还会有大便干结、牙龈肿痛、面赤身热等其他上火症状。
专家指出,胃里面进去太多热的东西、不消化的东西,胃老是处于高速运转中,产生的热量多了,就会表现成牙龈肿痛、口臭和便秘。而治胃火的经典食疗方是煮绿豆粥,绿豆粥清热解毒,最适合夏天喝。
除了胃会上火,肺也会上火。肺热同样有两种:痰湿型和虚热型。虚热型的口臭,则是整个消耗过大,身体发虚。这种上火是全身不适,表现在肺上,最明显的就是口干舌燥、口臭,还有失眠多梦、指甲干枯、腰腿酸软等症状。清肺热的传统食疗方是“猪肝菊花汤”:猪肝1副,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一起煮至猪肝熟透,吃肝喝汤。
痰湿型的肺热吃黄连、冬瓜子和苡仁排湿;虚热型的肺热适当补身,自己在家烧点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和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具体的用药量最好请医师把把关,这种肺热要早调理,否则人容易衰老。
专家强调,无论是什么问题引起口臭,口腔清洁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除了常规刷牙以及使用牙线,每年洗一次牙外,用舌刷清洁舌背部能明显改善口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有消炎止痛作用。用于急,慢性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炎,牙龈溢脓,红肿,口腔炎等。[详细]
去看看 ¥16.61(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 (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 (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 (4)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详细]
去看看 ¥59.0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缓解咽痛,咽干,灼热,声音不扬或西医诊断为急性咽炎,有上述表现者。[详细]
去看看 ¥6.97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