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痛是常见的妇女病,部分女性因疼痛剧烈,无法上课工作需请假在家休息,并煮黑糖姜茶饮用,温经散寒止痛,不过,中医师提醒,姜的品种很多,作用略有差异,烹煮方法和时间也要恰到好处,才能提高缓解经痛的效果。
中医看经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周宗翰表示,西医将经痛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中医则根据不通则痛的理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认为经痛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在经期前后种下病因,使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不通则痛;而胞宫未能得到适当的滋养,以致不荣则痛,也可能发生痛经。所谓不荣则痛,主要是指气血虚弱不足,子宫无法获得充分血液濡养所造成的缺血疼痛。
黑糖姜茶止经痛姜要老、烹煮不宜过久
遇到经痛困扰,许多女性,特别是容易手脚冰冷的虚寒体质者,习惯喝黑糖姜茶温暖子宫、驱除疼痛,殊不知这姜茶的选料和烹煮方式,也是大有学问,并非一体适用。周宗翰中医师表示,生姜有温经散寒的作用,黑糖是温补食物,有益气、活血散瘀、温经散寒、缓解疼痛的功效,两者结合可温经散寒、健胃化瘀、加速经血排净,适合虚寒体质的女性食用。
一般来说,黑糖生姜茶是以黑糖2、生姜1的比例加水熬煮。不过,在中医理论中,嫩姜具有解表发汗作用,可促进身体代谢,较适合用来预防和缓解感冒;老姜的作用则是为体质打底,较适合用来改善体质寒、底子冷的经痛、手脚冰冷等不适。中医师强调,若不确定自己要喝哪种姜茶,可与医师讨论,甚至可搭配中药食用,提升缓解经痛的效果。
除了选料老姜之外,周宗翰中医师建议烹煮可采火上熬煮法,水滚后加入黑糖和洗净拍破的老姜,转小火续煮至黑糖溶化,约2分钟即可。另可用保温壶焖焗法,在保温壶或焖烧锅中,放入足量沸水、老姜切片1片和黑糖,搅匀后盖盖焖上1个小时。需注意的是,老姜用量不宜过多,茶感稍辣即可;姜不宜熬煮过久,以免成分中可促进血液循环的姜醇挥发散失,减弱温宫的效果。
缓解经痛方法再加码:热敷+按摩
除了喝黑糖姜茶之外,热敷下腹或穴位按摩也是简单的居家保健法。周宗翰中医师建议,一般的经痛可以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的关元、气海穴等,分别在肚脐正下方2根手指和4根手指的位置,能帮助下腹盆腔血液循环,松弛肌肉且缓和痛经。
如果感到腰酸,可以按摩位于脊椎旁2指宽度,与肋骨下缘相平行的肾俞穴,能补益肾气,治疗腰酸。有腹痛症状的女性,则可轻轻按揉尾骶骨的八髎穴,此为经痛疼痛原始点所在,可藉由按摩此处放松筋膜的紧张感,缓解痛经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