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怎么的,梨子总是感觉肚子涨涨的,恶心,想吐,整个人也没什么精神。以前见到好吃的,梨子总是“两眼放光”,可现在却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
中医认为,气行不畅是百病之因,气滞体内,自是阻郁循环。气不畅则精不生,内脏活力自然受损,造成各部位的酸痛与疲劳。肠胃不适,道因也正是如此。
那么缓解肠胃不适都有哪些良方呢?
穴位按摩法:
1、按足三里穴治食欲不振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2、按中脘穴治消化不良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3、按丰隆穴治胀气恶心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4、按水分穴治排便不畅
作用: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饮食疗法:
1、山药莱菔子粥
做法:将100克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加入3钱放入纱布绑好的莱菔子,加白米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消食、理气,适用于脾虚气滞患者。
2、白萝卜银耳枸杞汤
做法:将100克白萝卜去皮切成小块,加入银耳、枸杞各3钱及1500毫升水,熬30分钟。
功效:消食理气、滋阴清热,适用于气阴两虚的患者。
3、山楂玫瑰花茶
做法:把3钱山楂加1000毫升水,小火煮15分钟后加10个干玫瑰花,当茶饮用。
功效:消食疏肝理气,适用于脾虚气滞的患者。
此外,缓解肠胃不适也可在睡前或醒后,进行一些腹部的按摩,同样可以起到保健肠胃的作用。按摩时,身体平躺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左手和右手交替着对腹部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反复按摩。这对于肠胃消化不良或便秘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于长时间久坐的人来说,端正坐姿、缩小腹、拉直脊背,也可以避免饭后腹胀。
(责任编辑:阮文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