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秋季皮肤暗黄 中医教你调出好气色

2012-09-23 06:12:52凤凰中医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秋季气候干燥,肤色暗黄、痘痘、出油等恼人的肌肤问题层出不穷,这让不少女性大为光火。中医建议,出现肤色暗黄、痘痘可从饮食、月经上进行调理,但是选择中药调理时最好能先咨询医生,以免下药不对症。

  对于女人来说,最大的烦恼莫过于肌肤问题,没有一个好肤色,白嫩的的皮肤。面对着满脸的痘痘、斑点、暗黄的皮肤又怎能不黯然伤神。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摆脱肌肤,拥有一个白皙的皮肤呢?

  不要斑点和暗黄

  皮肤出现斑和气血偏黄暗、没有光泽,在中医理论上,有两种原因:肝肾不足和脾虚湿盛。两者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区别。肝肾不足表现为面色灰暗,常伴有腰酸困,或者脱发失眠。可选用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这种情况要坚持服用,至少一两个月。饮食上要少盐和清淡。

  脾虚湿盛表现为面色萎黄,常伴发有头沉、双下肢沉困、食欲不振等。这种情况需要健脾利湿,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或者选用成药方的汤剂:萆藓渗湿饮。

  当痘痘冒出

  中医理论中,痤疮最常见的以肺胃湿热为主,也就是寻常型的痤疮。这种炎性皮疹以红色为多,包括白头、粉刺,严重者有脓包,同时口苦、口干,还有便秘情况。这种情况的处理应以清肺为主。可选择成药方的汤剂:枇杷清肺饮合白虎汤。

  另外,稍严重的痤疮还会有结节和囊肿,属于聚合型痤疮。这种情况多因痰湿凝聚引起。可选用:海藻玉壶汤合二陈汤(包括陈皮、半夏)。

  饮食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太热性的肉类,如羊肉。可多吃水果、蔬菜,但热性的水果尽量不吃,如葡萄和荔枝。

  经期的调理

  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女性青春期长痘痘时常伴有肥胖、月经不调、脱发。另外,多囊卵巢也会引起月经不调。因此在使用中药调理前,应先查清原因,排除内分泌和妇科疾病的原因。

  月经不调多分为血热和气滞血淤,血热引起的不调多表现为月经前期,应以清热凉血为主,如犀角地黄汤(根据情况加减中药)。气滞血淤引起的不调多表现为月经后期,应以活血化淤、舒肝理气为主,可选用逍遥丸合四物汤。

  提醒:

  1.自己购买中药进行调理,中医讲究辨证,每个人的体质情况有所不同,使用的中药也有差别,应由大夫进行辨证后再进行调理。

  2.口味要清淡,尽量不吃辣椒。

  3.保持好的心态,尤其是发育期。同时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4.注意清洁面部,用温水洗脸,可使用含硫磺的香皂。护肤品选用水剂和霜剂。

(责任编辑:阮文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