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多湿热天气,人们往往感觉出汗不畅、口渴心烦、夜间失眠、身体疲劳等,容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那么怎么判断阳气是否损伤呢?损伤阳气的因素又有哪些?要如何避免?下面一起为大家介绍。
损伤阳气的因素:
最大的罪魁祸首——寒凉,无论是空调房还是冷饮,内外交加的寒性都可能损伤体内已经不足的阳气。
避免措施:室内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且要调成除湿模式。
其次是湿浊,大量进食海鲜、牛羊肉、油脂高的食物都会造成体内湿浊的蓄存,从而使外湿内湿呼应,出现头晕乏力,腰腿困重,甚至呕恶腹泻。
避免措施:宜少食多餐,进食应清淡,细软好消化,适当多吃一些有祛湿健脾作用的食物,比如冬瓜、丝瓜、薏米、莲子、扁豆等;避免暴饮暴食,减轻心脏负担,诱发疾病的发生。
怎么判断阳气受损、湿浊郁积呢?
一是看舌苔,每天晨起刷牙前看看舌苔。如果出现明显的白腻或黄腻苔,或者早晨嗓子里有痰,都是胃中有的表现,需要格外注意近期的饮食。
二是观察大小便,如果出现小便不畅,或大便粘腻就是阳气损伤,湿浊困扰的情况。
(责任编辑:阮文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