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解毒大法 还你皮肤嫩滑

2007-11-08 13:3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青春痘、黄褐斑、雀斑……从青春期开始,很多女性就会被皮肤问题所困扰,试试中药解毒大法,为你解决皮肤问题。
解毒大法 还你皮肤嫩滑
 

  时下,市场上打着“排毒”旗号的保健品和营养品令人眼花缭乱。“排毒”令人恢复青春靓丽、更加年轻漂亮的说法也愈演愈烈。
  
  从中医学理论来看,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容颜健康与身体的健康状态有直接关系。养颜的本质是养生,涉及到饮食、睡眠、运动等诸多方面。其中药物养身就包括了补血、活血、益气、温阳、养阴、利气、清热等等。而厂家宣传的“排毒”,通常指将有害物质通过大便排出体外,其理论主要出自中医的血热气重之说,多倚重于“泻”,而起不到“补”的作用,只适合部分人群。

  究竟什么是毒?

  中医学所说的“毒”的范围很广。一般来讲,各种对身体的组织、器官、细胞有损害的物质都可称之为“毒”,包括来源于体外的、机体所不能适应的寒热温凉或风雨雾瘴,以及来源于体内的、机体所不能及时转化的各种代谢堆积物等。夏季炎热时的中暑就是暑毒;冬季严寒伤人就是寒毒;水肿得很厉害就是水毒;虫类致病就是蛊毒。

  相对应的,中医理论的“解毒”范围也很广,指的是通过全身调理,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然后主动地将各种有害物质转化或分解,所以称作“解”。所以,在中医学理论中,并没有“排毒”的说法,只有“解毒”一说。即便是排泄出的“毒”,也不只是排大便这惟一的途径,像出汗、排尿、咳嗽、喷嚏等也有排毒的作用。尤其是排尿,更是排泄体内代谢产物的主要途径,其排除“毒”的作用比大便排泄要大得多。

  怎样才能有效解毒呢?

  中医学有独到的优势。活血化淤、疏理肝气、补气养血等都是传统中医学有效的解毒办法。关于女性十分关注的美容问题,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气血两个因素。血不足(血虚),皮肤就会显干燥缺少柔润的颜色。血温过高(血热),面部就会发疹生疮。而气与血又常常互相影响,当气分不足时,人的面部就会萎黄;当气分热重,面部就会发燥生疮。与此相对应,中医讲美容历来就有泻和补两个角度。

  如常见的痤疮,即青春痘,就是通过清热才能“解毒”;一般可用丹栀逍遥散化裁,药用丹皮、栀子、菊花、柴胡、橘叶、丹参各10克,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12克,陈皮、枳壳各6克,黄芩9克,香附、葛根各20克,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克,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内服,半个月为1疗程。

  惧服中药汤剂者,可早服逍遥丸6克,晚服乌鸡白凤丸6克,连服1个月为1疗程。若配合王不留行耳穴贴压效果更佳,可取耳穴肺、肝、心、内分泌、肾上腺、神门、大肠、交感、颧、脾等,每次取单侧5个耳穴,每天按压数次,3天换1侧,10次为1疗程。

  以上综合治疗措施既能使失调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又能拮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抑制皮脂腺的分泌,从而使青春痘消退。但治疗时需有充分的信心和耐心,贵在坚持,一般需要2~3个疗程,才能完全使痘痘消退,并避免痘痘再长。

  而黄褐斑则要通过活血养血才能解其“淤毒”。 中医认为,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用内服汤剂治疗黄褐斑需要辨证论治,但不论哪种类型,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治疗原则,可采用以下基本方进行加味:

  基本方:归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参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芷5克。

  肝郁血瘀症可出现急噪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本症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壳6克,制香附6克,青陈皮各6克。

  脾虚血瘀症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用基本方加炙黄芪6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肾阳虚寒症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5克。

  以上各方需连服二个月,每天一剂。如有效果,可继续服用一个阶段。

(责任编辑:叶惠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