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五苓散 有何妙用?

2009-06-08 11:1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五苓散”系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的名方成药之一,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在古代,“五苓散”用于“汗后烦渴蓄水的脉症”和“中风水逆症”。

  “五苓散”系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的名方成药之一,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在古代,“五苓散”用于“汗后烦渴蓄水的脉症”和“中风水逆症”,主治水饮停蓄不行引起的水肿、小溲不利、呕吐呃逆或泄泻等症。现在,“五苓散”已突破了经典的主治范围,不仅仅用于治外感疾病水饮停蓄水肿、小便不利,还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的恙疾,如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胃肠炎水泻、胃动力不足、眩晕、盗汗自汗、妊娠呕吐及减肥降脂等。津液损伤、阴血亏损、口干尿少者慎用。

  “五苓散”系成药,有散剂、片剂和水丸剂。中医名家多推崇散剂,认为散剂保留了原创成药的风貌和药性的道地。“五苓散”的服用,在古方中十分强调用白饮(即粳米汤)调服,且服后应多饮暖水。

  “五苓散”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以下疾病:

  (1)减肥降脂。人们通常所说的肥胖,多指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的内分泌异常,与遗传基因、饮食结构、运动过少等因素有关。单纯性肥胖常与高脂血症为伴,因此,减肥必须与降脂并举。“五苓散”不同于常用的食欲抑制剂、干扰食物吸收剂、泻药等减肥药,不存在严重的副作用。“五苓散”配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减肥降脂效果很好。用法:“五苓散”每次10克,空腹温开水调服,服后饮温开水300毫升,1天3次,1月为1个疗程。

  (2)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综合征)。耳源性眩晕是由前庭感觉器官、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疾患所引起,少数可由外耳及中耳病变引起。耳源性眩晕中以梅尼埃综合征发病率最高,约占耳源性眩晕的64%,以中、青年女性为多。用法:“五苓散”每次6~9克,饭前1小时温开水调服,1天3次,1月为1个疗程。

  (3)妊娠剧吐。中医将妊娠剧吐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痰滞型和气阴两虚型。“五苓散”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证见恶心、呕吐清涎、不食、口淡、神疲思寐、舌淡苔白。用法:“五苓散”9克,每次用粳米汤半杯调服,空腹,1天3次,连服7—10天。

  (4)盗汗与自汗。睡熟时汗出、湿衣被,醒时则汗自止,多为伏热内扰伤阴、阳虚不能内守,汗从寐中出,称为盗汗,其常规治法当滋阴清热、收敛固涩。白天汗出,入睡后则汗自止,多为病后虚弱、阳虚或表虚不能卫外而自汗出,常规治法当扶阳益气固表。“五苓散”主要是调节脏腑,提高膀胱气化功能,使体内代谢排出水液为溲而不为汗,引导水液循常道自溲而出不外益肌表,达到止汗之功。服法:“五苓散”每次10克,用浮小麦30克煎汤为引调服,每天早晚各1次”10天为1个疗程。有原发病者当标本同治,如结核病需同时抗结核治疗,方能相得益彰。

(实习编辑:张婷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肖河主任医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