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药膳误区
  • 长期喝中药好吗?会有副作用吗?中医给出几个回答

    根据《药物性肝损伤100例临床病理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药类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一。《药物性肝损伤病人126例临床分析》指出,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多数都是中草药,尤其是治疗皮肤病、肾炎或者风湿性骨关节等疾病的中药材。

    2019-12-26
  • 夏季绿豆汤受欢迎 但是这些人不宜喝

    体质寒凉的人本来就有四肢冰凉乏力、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症状,而喝了绿豆汤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诸如腹泻、气血停滞引起的关节肌肉酸痛、胃寒及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2018-06-04
  • 哪些人不适合喝黄芪水?

    黄芪(北芪)性温味甘,可以补气固表,是民间常见的补气中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称它为“补药之长”。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直接泡水喝,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养生功效

    2018-05-31
  • 药膳养生健康小常识 这些注意事项你要了解

    大家都喜欢用药膳来温养身体,但在食用药膳的过程中却误区多多。下文中将告诉你食用药膳有哪些注意事项。

    2018-03-20
  • 体燥痰多的人少吃大枣

    “一天三颗枣,健康少不了”“长寿之道,三核桃两枣”,这些深入人心的俗语,说明了大枣是养生保健的佳品。中医认为,大枣属补气药,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增强人的免疫力。

    2018-03-01
  • 天麻不是头晕圣药

    进入冬季,一些偏头疼、头晕患者容易旧病复发。天麻因善治头晕,有“定风草”之美名,而备受患者青睐。那是不是所有头晕患者使用天麻后都能药到病除?答案是否定的。

    2017-12-28
  • 补药,吃对了是补,吃错了就是毒!吃补药有两大禁忌

    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平时喜欢吃补药来补补身子。然而,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知识,盲目吃补药反而会影响身体。

    2017-02-18
  • 人参用错变砒霜

    身体健康者若过服人参非但无益于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身患疮、疥、痈或咽喉肿痛者,服用人参后可能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2016-09-01
  • 哪些中药可能会伤肝?

    有一些中药本身是有毒的,特别是你要长期服用它们的时候。这些药物,或者是含有这些药物的中成药,如果长期服用,首先要搞清你是不是对症,如果确实对症,又无可替代,那就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肝功能。

    2016-04-18
  • 吃补药也要对症

    秋季合理进补,不仅能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做好准备。中医不论治病还是调补,追求的都是阴阳调和适中,温补类药物用于虚证、寒证,寒凉类药物常用于热证。

    2015-10-30
  • 拿中药养生保健品当零食 危害大于疗效

    中药养生保健品很容易买到,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毕竟含有药物成分,是不能随便当零食吃的。

    2015-08-04
  • 防风五味子可止过敏

    过敏是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感受性不正常增高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物质过度敏感。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等。

    2015-07-06
  • 这些中药渣也是“宝”

    骨科方面的药渣可利用的相对较多,治疗风湿类疾病、关节疼痛、颈肩腰腿痛、骨刺、足跟痛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内服加外用,效果事半功倍。

    2015-06-04
  • 煎中药时间越长药效越好?

    有人认为煎煮时间越长,浓度就越高,但煎得过久可能引起很多问题。正确煎药可达到保证效果和安全性的较好浓度。大多数中药都是武火烧开以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

    2015-06-01
  • 关于“药食相克”的三点小知识

    如大家熟知的薄荷与甲鱼(鳖肉),因薄荷辛凉,其气清香,功在疏散风热,而甲鱼肉性味咸寒,功在滋阴潜阳,二者性能相反;赤小豆与羊肉,因赤小豆性味酸、甘、平,功在除湿利水,羊肉为咸温之品,功在温补脾肾阳气,二者性能各异;丹参与醋,因丹参微寒,功在活血化瘀,而醋味酸性温,功能收敛,其效各异,故均属相克和忌同用的范畴。

    2015-04-02
1避开误区赶走痛经
2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不好?医生总结出十大误区,强调精准根除新疗法
3走出男性不育诊治的误区
4走出男性不育症诊治的误区
5走出男性不育诊治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