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调理脾胃治小儿厌食 2010-6-30中医

    厌食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不健所引起。本病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长期厌食者,可导致气血化生不足,抗病力减弱,易患他病,甚至发展为疳证。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儿科脾胃中医预防保健
  • “囧” 鼻炎竟是性病征兆 2009-7-16性病

    鼻梅毒俗称“下疳”,中医谓之硬下疳证,为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分后天性和先天性两种。先天性发于3岁至青春期。临床表现是以慢性进行鼻粘膜充血、鼻塞为主,后期出现鼻骨破坏形成塌鼻、听力障碍、视力下降和锯齿牙齿,其血清学阳性表现。

    查看全文>> 标签:病因梅毒鼻炎感染病例解读症状诊断病因
  • 惊!鼻炎症状竟然是性病? 2009-4-29性病

    鼻梅毒俗称“下疳”,中医谓之硬下疳证,为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分后天性和先天性两种。先天性发于3岁至青春期。临床表现是以慢性进行鼻粘膜充血、鼻塞为主,后期出现鼻骨破坏形成塌鼻、听力障碍、视力下降和锯齿牙齿,其血清学阳性表现。

    查看全文>> 标签:淋病性病性鼻炎淋病梅毒症状诊断
  • 第四节 缺铁性贫血 2007-9-12中医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疾病,是由于体内贮存铁量减少,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的贫血。多发生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本病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影响其行为智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本病属中医“血虚”范畴,根据贫血的轻重程度,又分属于“萎黄”、“黄胖”、“疳证”、“虚劳”等病证。·(#画中画广告#)[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多种急慢性疾病病后失于调护亦...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紫癜中医
  • 第六节 疳证 转归预后 2007-9-12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健脾肥儿片每服4—6片,1日3次。用于疳积脾虚夹虫积者。2.十全大补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干疳气血两虚者。二、单方验方1.消疳丸三棱、莪术、炒五谷虫、胡黄连、炒鸡内金各30凹g,甘草2000g。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水泛为丸。1岁以内每次2g,1—2岁3g,3岁以上5g,均每日3次,空腹服。用于疳积证。2.鸡肝1具(或猪肝30g),苍术6...

    查看全文>> 标签:疳证脾胃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六节 疳证 分证论治 2007-9-12中医

    (一)主证1.疳气证候:形体略较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或能食善饥,大便于稀不调,精神欠佳,易发脾气,舌淡红,苔薄微腻,脉细。分析:脾胃失健,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不足,形体失于充养,故见形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精神欠振。脾胃失和,则饮食不香,甚则厌食;清气不升则便溏,浊气不降则便秘,故大便时干时稀。若胃火偏亢则能食善饥;脾虚肝旺则易发脾气。治法:和脾健运。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常用药...

    查看全文>> 标签:疳证脾胃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六节 疳证 诊断治疗 2007-9-12中医

    [临床诊断](#画中画广告#)一、诊断要点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肚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值15%-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形体干枯羸瘦,体重可低于正常值40%以上。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及长期消瘦病史。5.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都减少。出现肢体水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

    查看全文>> 标签:疳证脾胃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六节 疳证 2007-9-12中医

    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本病相当于西医学营养不良。(#画中画广告#)“疳”有两种含义:一为“疳者甘也”,谓其病由恣食肥甘厚腻所致;二为“疳者干也”,是指病见气液干涸,形体干瘪消瘦的临床特征。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言其病机和症状。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严重影...

    查看全文>> 标签:疳证脾胃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五节 食积 2007-9-12中医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又称积滞。与西医学消化不良相近。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夏秋季节,暑湿易于困遏脾气,发病率较高。小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以婴幼儿多见。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容易反复发病。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

    查看全文>> 标签:脾胃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食积书籍教材中医
  • 第三节 泄泻 2007-9-12中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画中画广告#)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夕l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

    查看全文>> 标签:脾胃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泄泻教材中医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