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预防流行性感冒中药汤剂处方分幼儿和成人两种,其中适用于幼儿的中药饮片为:贯众5克、金银花10克、苏叶5克、黄岑5克、白茅根10克、甘草5克、藿香5克。用水煎服,每次50 ml,一天两次;适用于中学生、成人的中药饮片为:贯众10克、金银花15克、苏叶10克、黄岑10克、白茅根15克、甘草5克、藿香10克。同样用水煎服,一次150ml,一天两次。
查看全文>> 标签:预防中药甲流预防保健(#画中画广告#) 如果有先兆流产,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前提下,注意选用疗效确实的安胎中药,效果较好。那么哪些中药有安胎的功效呢?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临床观察发现,苏梗安胎效果优于苏叶。黄芩: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之功,适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
查看全文>> 标签:安胎中药准妈妈孕妇昨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甲流疫情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预防甲流的中药处方,供老百姓参考使用。(#画中画广告#) 预防处方方药组成:金银花15g 桑叶10g 芦根10g 生苡仁15g杏仁5g 甘草3g功能:清热解毒,宣肺祛湿。煎服方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各1次。儿童减量。预防处方以3天左右为一个周期,不宜长期服用。所需饮片请从正规医疗机构或药房购取。治疗处方处方1:主治:热毒内蕴,痰热壅肺。症见:...
查看全文>> 标签:预防甲流偏方(#画中画广告#) 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诱发中暑。为预防中暑,人们常常会在家中准备一些人丹、十滴水、风油精、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药品。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防暑药也要对症使用。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不同的解暑药其功能有差别,使用上不要混为一谈,否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那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几种防暑药究竟该怎么用呢?藿香正气液如果在夏季你常常被闷热的天气弄得头痛头昏、浑身没劲、吃不下东西、呕吐、腹泻……;或...
查看全文>> 标签:夏季用药(#画中画广告#) 煎中药到底应不应加盖呢?这似乎是一个小问题,容易被忽视。加盖与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中药性味,有的应加盖煎煮,有的则不必加盖。比如,要使中药切片煎透,让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应以加盖煎为好。尤其是煎煮的药中含有可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时,如薄荷、藿香、砂仁等,最好加盖煎煮。这样可使含药物挥发成分的水蒸气在盖内凝集,变成水珠滴回药罐内,由此减少药物中有效成分的...
查看全文>> 标签:煎中药方法中药(#画中画广告#) 藿香类中成药解暑不对症?“防暑该用什么药?对,来两盒藿香正气水吧。”“藿香正气水难喝,来一盒藿香正气丸吧……”进入盛夏,记者在不少药店了解到,藿香正气类中成药的销路明显看好,许多市民都会买点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而不同的医药厂家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也大打防暑招牌。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闵存云博士指出:其实这是误解。为什么说藿香正气类制剂不是防暑特效药?闵存云解释说,按照中医...
查看全文>> 标签:藿香正气水病因(#画中画广告#)小儿厌食症是临床常见病,近2年来,笔者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5例,其中男58例,女37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岁,平均4.8岁。脾胃不和30例,脾胃不和30例,脾胃气虚38例,脾胃阴虚18例,肝旺脾虚9例。1.2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厌食症'>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查看全文>> 标签:小儿厌食治疗民间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时节天气炎热,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很容易心气亏耗,出现中暑症状。(#画中画广告#)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奚肇庆主任医师推荐大暑时喝些“二香”茶,即香薷和藿香泡茶。香薷有消暑理气、祛湿解表的功效,大暑时可以喝香荷饮。即香薷10克,荷叶10克(或鲜荷叶30克),陈皮10克,薄荷5克,先将香薷、荷叶、陈皮三味药煎煮30分钟,再加入薄荷煮5分钟即可,...
查看全文>> 标签:藿香茶香薷夏天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足癣南方较多见。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足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画中画广告#) 足癣,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
查看全文>> 标签:中药泡脚疗效(#画中画广告#) 随着“收藏保值”热,收藏品范围逐渐转向名贵中药。目前,1克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一粒10年前生产的仅300余元的安宫牛黄丸竟在网上拍出2万元的“天价”。中药真能“保质”不变,长期收藏吗?中医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中药在保质期内,且采用了适当的保存方法,才能真正“保质”。一旦中药质量下降,药效降低,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自然无法“保值增值”,收藏也毫无价值。草本药...
查看全文>> 标签:名贵中药保质期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