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用“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右为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因方中“陈皮、半夏贵其陈久,则无燥散之患,故名二陈”。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之证。
查看全文>> 标签:湿痰二陈汤咳嗽阴虚燥咳型:咳嗽日久,干咳无痰或少痰,口渴咽干,或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用百部、沙参、知母、杏仁、枇杷叶、前胡各10克,紫菀、乌梅各6克,青黛3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查看全文>> 标签:小儿支气管炎咳嗽治疗用药主要方法有:养阴生津法(沙参麦冬汤)、清热解毒法(菊花、银花、公英、地丁、天葵子)、健脾补肺法(人参、黄芪、熟地、无味子、山药)、清热利湿法(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薏米)、燥湿化痰法(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查看全文>> 标签:放疗癌症治疗用药在辨证用药的同时,还须注意辨病用药。本病常兼肝失疏泄,可以影响胃液的正常分泌。如胃酸过多,可选用煅瓦楞、煅乌贼骨以制酸;如胃酸减少或缺失,可选用山楂、乌梅、木瓜等以助酸。胆汁反流性胃炎,常因肝失疏泄,使胆汁的正常排泄受到障碍,导致胆汁郁遏而返流,可以选用柴胡、郁金等疏肝利胆。
查看全文>> 标签:辨证胃炎治疗治疗用药方药:僵蚕、桔梗、白鲜皮各12克,浙贝母15克,乌梅、桑白皮、诃子肉、蝉蜕、木蝴蝶、罂粟壳、生甘草各10克,北沙参、玄参各20克。(#画中画广告#) 功效:养阴清肺,润燥止咳。主治:咽痒口燥,干咳痰少等。用法:上药一起放进罐中(非金属器均可),冷水浸泡1小时左右,让水浸透药物饮片,将罐中水面调整在淹过药渣面1厘米处,小火煎煮到沸后20~25分钟时,倒出药液,加冷水再煎(如前法),连煎3次。合3次药...
查看全文>> 标签:甘露止咳汤方剂小编推介:春季八大疾病用药宝典取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乌梅1个放入保温杯中,开水冲泡10分钟,当茶饮服,喝完后再倒开水,一天一剂,不仅可防治感冒,还能增强抗病能力。(#画中画广告#)擦五心退热法:取葱白15克、生姜15克、食盐少许,一同捣成糊状,再用一盅酒调匀,以纱布包好擦前心、后心、手心、脚心、肋窝心,擦后半小时即出汗退热,第二天恢复健康。脚心敷药治感冒法:患者用热水洗脚,擦干后用小块...
查看全文>> 标签:感冒一、肝脏(#画中画广告#)1、补肝:柔肝养血:当归,白芍,首乌,枸杞,怀牛膝,鸡血藤,大枣,木瓜。滋肝阴: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女贞,杜仲,阿胶,白芍,沙苑子,鳖甲,乌梅。补肝气:黄芪。温肝寒:吴萸,肉桂,小茴,仙灵脾,荔枝核,大芸,川椒。2、泻肝:清肝:桑叶,菊花,青葙子,决明子,竹叶,连翘。泻肝火:龙胆草,胡连,川连,黄芩,白芍,青黛,青蒿,茵陈,金钱草,栀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平肝潜阳:...
查看全文>> 标签:脏腑脾胃很多人在治疗疾病时喜欢采取中西药物合用的方法,目的自然是希望获得更好的疗效。但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盲目地与西药混用有时反而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合用中西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防止适得其反。中西药物不能合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画中画广告#)违反配伍禁忌首先说中药,其自身配伍就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说,而西药本身也有配伍禁忌,两者合用时则配伍问题更为复杂。● 物...
查看全文>> 标签:合用禁忌西药中药治疗用药酸梅汤古来即为上好的夏日饮品。清代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所谓“士贡梅煎”即是。因其: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后来传入民间,于是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
查看全文>> 标签:养生中医药对放疗的增效作用主要方法有:养阴生津法(沙参麦冬汤)、清热解毒法(菊花、银花、公英、地丁、天葵子)、健脾补肺法(人参、黄芪、熟地、无味子、山药)、清热利湿法(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薏米)、燥湿化痰法(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查看全文>> 标签:放疗癌症治疗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