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藤愈萎养胃汤巧治胃炎 2010-1-17药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顽固难治的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在此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痞满”、“嘈杂”、“胃痛”等范畴。其机理以脾气虚弱为本,气滞血瘀、痰热互阻为标。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改善临床症状较好、副作用小的优点。

    查看全文>> 标签:红藤愈萎养胃汤胃病用药胃炎治疗用药
  • 止痛圣药“百里香” 2010-1-13药品

    百里香性味辛,温。功能温中散寒,驱风止痛。主治腹痛,呕吐,泄泻,食少痞胀,风寒感冒,咽肿,牙痛,肌肤瘙痒,全身疼痛。笔者临床治虚寒型胃肠道疾病,如恶心、呕吐、痞满、胃脘痛、腹痛泄泻效果显著。

    查看全文>> 标签:百里香中药疗效
  • 8大生活禁忌 保你胃健康 2010-1-12保健

    急慢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属"胃脘痛"、"痞满"等病证范畴。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只要患者能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尤其注意养成生活规律、饮食有节的良好习惯,做好调护,不仅可以减轻病痛,还有可能使本病完全治愈。

    查看全文>> 标签:胃炎疲劳
  • 中医浅谈慢性胃炎 2009-10-27胃病

    慢性胃炎在中医书籍中多属胃痛、痞满、嗳气、嘈杂等范畴。本人经多年探索,归纳出脾胃虚弱、睥虚积滞、胃气上逆、肝胃不和等证型,可合并肝胆火胜、肠腑湿热等。

    查看全文>> 标签:慢性胃炎病因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慢性胃炎病因
  • 中医药治疾病 泄泻中脘配天枢 2009-9-16药品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病证。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泄泻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感受湿热所致。慢性泄泻多因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致。(#画中画广告#)泄泻多见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神经官能性腹泻等疾病。急性泄泻根据发病的病因病机之别,有寒湿、湿热、饮食所伤三型。1.寒湿:泄泻清稀,腹痛肠鸣,喜温畏冷,口不渴,舌...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泄泻中医
  • 治胃炎 老中医的8个验方 2009-8-14中医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且复发率较高。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饮食不节(洁),损伤脾胃;劳逸失常,中气亏虚等所致。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方八首,以供参考。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胃炎中医治疗用药
  • 保和丸能健胃消食吗? 2009-8-11药品

    (#画中画广告#)  在中药配伍中,保和丸是消食除积的主要方剂,因此,保和丸的确有健胃消食之功效。保和丸是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服子等中药组成,山楂和神曲具消除肉食油腻积滞、除胀醒脾和胃之功效。莱服子消食下气,能除面食痰浊之滞,以上三药共同具有消导各种食物积滞之功效。中医认为“人有食积,必生痰湿”,因此,方剂中用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再用茯苓健脾利湿使湿有出路。“食积日久...

    查看全文>> 标签:保和丸健胃消食
  • 药粥“巧治”哮喘病 2009-8-10呼吸科

    (#画中画广告#)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唿吸道过敏性疾病,与吸入花粉或皮毛,食用蛋类、鱼虾、牛奶等有关。由于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粘膜水肿和管腔内充塞粘液使空气出入支气管受阻,因此发作时唿吸困难,并有哮鸣音及飞箭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胸闷气急。发作将止时,咳嗽吐出白色泡沫痰,该病常在气候骤变或阴冷天气发作。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其发病以痰饮阻逆、脾肺气虚、肾不纳气引起者居多。根据哮喘的不同证型,采用不...

    查看全文>> 标签:护理药粥哮喘护理
  • 痞满 2009-7-28中医

    痞满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

    查看全文>> 标签:痞满中医详解中医
  • 慢性胃炎 针炙效果也不错 2009-3-20胃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肝、脾、胃关系密切,故取肝俞、脾俞、胃俞以疏肝健脾和胃,取上、中、下脘、建里健运脾胃,取膈俞活血化瘀,取足三里疏通胃气消痞满,取三阴交资生化源益胃阴,内关宽胸解郁,期门疏肝,章门健脾。诸穴共奏疏肝健脾、和胃化瘀之功。火针具有针与灸双重作用,既能调气和血,又能温通经络,具有良性双向调整作用,故可获效。

    查看全文>> 标签:病因疗效针灸胃炎病因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