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小柴胡冲剂每次1包,1日2-3次。用于邪犯少阳证。2.清开灵冲剂每次1包,1日2—3次。用于热毒壅盛及邪陷心肝证。二、药物外治1.青黛散、紫金锭、如意金黄散,任选一种。以醋或水调匀后外敷患处,1日2次。适用于腮部肿痛。2.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仙人掌(去刺),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处,1日2次。适用于腮部肿痛。三、针灸疗法1.针刺法取翳风、颊车、合谷,泻...
查看全文>> 标签:时令疾病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痄腮中医[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三黄片每服2-3片,1日3次。用于毒炽气营证。2.五福化毒丸:每服1丸,1日2次。用于毒炽气营证。二、单方验方1.大青叶、板蓝根、土牛膝根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邪侵肺卫证。2.紫草、车前草各15—30g。水煎,连服7日。用于毒炽气营证,也可用于预防。三、药物外治1.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青果、嫩菊叶、薄荷叶各适量。煎汤漱口,1日2-3次。用...
查看全文>> 标签:丹痧时令疾病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损伤,如皮肤、肌腱、韧带、血管等,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损伤证候。(#画中画广告#)主证:主要表现为受伤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治法:以受伤局部取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陈伤留针加灸或用温针。处方:肩部:肩髎、肩髃、肩贞。肘部: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阳池、阳溪、阳谷。腰部:肾俞、腰阳关、委中。髀部:环跳、秩边、承扶。膝部:膝眼、梁丘、阳关。踝部:解溪、昆仑、丘墟。
查看全文>> 标签:治疗中医中医教材书籍针灸学教材扭伤中医治疗症状诊断即阑尾炎。多由阑尾腔梗阻或细菌感染引起。(#画中画广告#)主证:初起脘部或绕脐作痛,旋即转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腹皮微急,右腿屈而难伸,并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便秘、尿黄、苔薄腻黄、脉数有力。甚则痛势剧烈,腹痛拒按,壮热自汗;脉洪数。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一般每日刺1-2次,重证可每隔4小时针刺1次。处方: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查看全文>> 标签:肠痈治疗中医中医教材书籍针灸学教材中医治疗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早期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癔病瘫及周期性瘫痪等。(#画中画广告#)1.主证:四肢筋肉弛缓无力,失去运动功能。初起多有发热。继则上或下肢,偏左或偏右,痿软无力;重者下肢完全不能运动肌肉日渐瘦削,但无疼痛症状。(1)肺热;兼有发热、咳嗽、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细数。(2)湿热:兼有身重、小便混浊、胸闷...
查看全文>> 标签:痿证治疗中医中医教材书籍针灸学教材中医治疗关节酸痛、局部热肿、痛不可近、关节活动障碍、可涉及单或多个关节,并兼有发热、口渴、苔黄燥、脉滑数等症状。治法:以循径与患部穴为主,亦可采用阿是穴。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针,如疼痛剧烈的可隔姜灸;着痹针灸并施或兼有温针和拔罐等法。(#画中画广告#)处方:肩部:肩髎、肩髃、肩臑。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脾部:环跳、...
查看全文>> 标签:治疗中医中医教材书籍针灸学教材中医治疗粪便常在肠内滞留二天以上,粪质坚硬,排便时艰涩难下者,称为便秘。分实秘、虚秘。(#画中画广告#)1.主证实秘:便次减少,常须三、五日量次或更长时间。便则努争,坚涩难下。如属热邪壅结,则身热、烦渴、口臭、喜凉、脉滑实、苔黄燥;气机郁滞者,每见胁腹胀满或疼痛、噫气频作、纳食减少、脉弦、苔薄腻。虚秘:属气血虚弱者,则见面色唇甲光白无华、头眩心悸、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细等。如阴寒凝结,可有腹冷痛、喜热...
查看全文>> 标签:便秘治疗中医中医教材书籍针灸学教材便秘中医治疗本病为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证。一般分为湿热痢、寒湿痢、噤口痢、休息痢等。(#画中画广告#)主证:湿热痢主证为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并兼见肛门灼热、尿短赤、脉滑数、苔黄腻或恶寒发热、心烦口渴等。寒湿痢则下痢粘白冻、喜暖畏寒、胸脘痞闷、口淡不渴、苔白腻、脉濡缓或迟。噤口痢主证为痢下赤白饮食不进,食则呕恶。休息痢则久延不愈,屡发屡息,或轻或重,发则下痢脓血、腹痛、里...
查看全文>> 标签:治疗中医中医教材书籍针灸学教材痢疾中医治疗主证:身热少汗、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烦渴、倦怠思睡、舌苔白腻,脉濡数。(#画中画广告#)治法:取督脉和手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处方:大椎、曲池、合谷、内关。
查看全文>> 标签:治疗病因中医中医教材书籍针灸学教材中医治疗病因主证: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苔薄微黄。(#画中画广告#)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少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处关。
查看全文>> 标签:治疗中医中医教材书籍针灸学教材风热感冒中医治疗症状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