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暑邪
相关标签:夏季暑邪保健饮食保健
  • 中医教你如何拔罐治感冒 2011-8-27中医

    拔火罐治感冒主要是通过借助罐体内压,依靠大罐边缘吸附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了经络、穴位,以达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疾病预防感冒感冒疾病预防中医
  • 日本发现中暑恶化的基因机制 2011-8-27保健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和德岛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发现一种基因变异,可以导致人中暑后病情更容易恶化。

    查看全文>> 标签:基因基因
  • 新妈妈如何在月子里“避暑”? 2011-8-27育儿

    每一位准备分娩或者刚刚分娩的新妈妈,都希望自己能顺利地做好月子,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可高温闷热天气却令许多预产期在夏季的妈妈发愁。究竟该如何在月子里“避暑”呢?产后新妈妈体质一般较为虚弱,许多妈妈生产后关门闭户,因此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产后中暑。明眼辨“暑”产后中暑后,妈妈会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热,全身起痱子或出汗。中暑主要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

    查看全文>> 标签:产后健康产后中暑
  • 暑夏当心胃肠受伤害 2011-8-26胃病

    专家提醒,夏季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适度,尤其是慢病病人,免得夏季肠胃病找上门。

    查看全文>> 标签:疾病预防急性胃炎胃炎疾病预防
  • 秋老虎发威 宝宝易患“肺热咳” 2011-8-26儿科

    夏秋交替,天气正由夏季的湿热向干冷过渡,人体经过漫长暑日,体内热盛,黏膜组织充血,令细菌有机可乘。因此这时的咳嗽症状是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这种情况一般归为“肺热咳”。

    查看全文>> 标签:
  • 深呼吸吃银耳过好秋天 2011-8-26饮食

    立秋后,雨水开始减少,天气渐渐变干,会产生口干、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同时,在中医看来,肺脏最容易受到燥邪伤害,秋季养生的第一要务就是养肺阴。

    查看全文>> 标签:银耳秋天
  • 土茯苓能防手足口病儿童不妨适量服 2011-8-25药品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于“湿病”,主要为外感时邪湿热疫毒所致。防治此病首先是要做好个人和家庭卫生,杜绝传染。另外多吃土茯苓可以预防此病。

    查看全文>> 标签:土茯疾病预防手足口病疾病预防
  • 小儿调理养生重在养脾胃 2011-8-25中医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此外,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

    查看全文>> 标签:小儿养生疾病预防脾胃调理疾病预防
  • 处暑养生依体质不同吃不同食物 2011-8-23饮食

    今年的处暑是 8月23日-9月7日。此时多出现早晚有秋凉,午后多炎热的天气,正值夏入秋的过渡时节,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处暑的主要任务是“祛湿邪,防凉燥”。

    查看全文>> 标签:食物养生处暑养生食物
  • 过敏性鼻炎—— 夏秋之交用针灸 2011-8-23耳鼻咽喉疾病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只要通过温补肺脏,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或滋养肾阴等方法进行调理,就可提高患者抗病能力,改善病情。

    查看全文>> 标签:鼻部护理保健疾病预防疾病预防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