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甘遂
相关标签:儿童中医特色疗法儿童中医
  • 中草药对准妈妈有不良影响 2011-3-18产科疾病

    中国人总是相信草药,但近几年的优生遗传研究证实,部分中草药对孕妇及胎儿有不良影响。(#画中画广告#)中草药中的红花、枳实、蒲黄、麝香、当归等,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易导致宫内胎儿缺血缺氧,致使胎儿发育不良和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大黄、芒硝、大戟、商陆、巴豆、芫花、牵牛子、甘遂等中草药,可通过刺激肠道,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孕期指南相关阅读#)有些中草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

    查看全文>>
  • 中医“冬病夏治” 同样适合儿童 2010-7-16中医

    三伏贴敷起源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主要药物有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儿童贴敷的年龄一般应在1岁以上,主要适用于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查看全文>> 标签:儿童中医特色疗法儿童中医预防保健
  • 增肥食谱:山药蛋炸猪肺 2010-5-25减肥

    食物相克: 山药: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查看全文>> 标签:增肥食谱
  • 药膳有哪些的禁忌? 2010-3-27饮食

    早上空腹喝蜂蜜的好坏与禁忌乙肝禁忌食品莫接触吃香蕉的“两大禁忌” 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目前临床应用的5 000多种常用中药中,有五百余种可作为药膳原料(#画中画广告#) 如冬虫夏草(冬虫夏草食品)、人参(人参食品)、当归、天麻、杜仲、枸杞子等。这些药物在与食物配伍、炮制和应用时都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否则就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因此,中国传统医学对药膳应用有严格的...

    查看全文>> 标签:禁忌禁忌药膳
  • 《辨证录》全文三 2010-3-5中医

    中满门(四则)(#画中画广告#) 人有饮食之后,胸中倒饱,人以为多食而不能消,用香砂枳实等丸消导之,似觉少快,已而又饱,又用前药,久久不已,遂成中满之症。腹渐高硕,脐渐突出,肢体渐浮胀,又以为臌胀,用牵牛、甘遂之药,以逐其水。内塬无水湿之邪,水未见出,而正气益虚,胀满更急,又疑前药不胜,复加大黄、巴豆之类下之。仍然未愈,又疑为风邪固结于经络,用龙胆、茵陈、防风、荆芥之类,纷然杂投,不至于死不已。犹...

    查看全文>> 标签:陈士铎辨证录
  • 自制中草药酒 警惕身体中毒 2010-1-24中医

    甘草不能与大戟、芜花、甘遂、海藻合用;乌头不能与贝母、栝楼、半夏、白蔹、白芨合用;藜芦不能与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合用。这就是中药配伍的“十八反”。

    查看全文>> 标签:药酒中草药中毒预防保健
  • 产后用药也需要小心谨慎 2010-1-3产科疾病

    很多女性在妊娠期用药非常谨慎,而生下孩子后,用药也就不那么注意了。殊不知,从保护乳母和婴儿的角度出发,有些药物是不宜用的。(#画中画广告#) 我国明代妇科专家傅山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提出了“产后用药十误”,列专篇对产后用药进行了警示,其内容为,一因气不舒而误用耗气、顺气等药,反增饱闷,陈皮用至五分,禁枳实、厚朴;二因伤气而误用消导,反损胃气,禁枳壳、大黄、莪术、三棱、神曲、厚朴;三因身热而误用...

    查看全文>> 标签:产后用药产后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之妇科:妇人产后门 2009-9-2中医

    妇人产后门(#画中画广告#) 金匮要略【 汉 张机】脉证总论新产妇人有叁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叁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復。大...

    查看全文>> 标签:图书古今妇科
  • 手把手教你制贴冬病夏治膏 2009-8-19药品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将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传统的、有特色的预防性治疗方法。(#画中画广告#) 贴膏制作有讲究对于“冬病夏治”,很多人的理解就是在三伏天时往特定的穴位贴上膏药,达到治疗风湿、哮喘等慢性疾病的目的。事实上,冬病夏治的膏药制作是非常讲...

    查看全文>> 标签:贴膏
  • 如何用敷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2007-12-26呼吸科

    敷贴疗法时间一般均在夏季,取“冬病夏治”之意,是又一传统的临床运用已久的治疗哮喘的方法,疗效比较确切。此法最早见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白芥子21g 、延胡索12g、甘遂12g、细辛21g共研细末,用生姜汁120g调匀制药饼6只,将药饼放布上,用麝香1.5g拌匀,分别放在药饼中央,再将药饼贴于双侧百劳、肺俞、膏肓穴上,每次敷贴2小时。于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此法临床运用每...

    查看全文>> 标签:呼吸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疾病治疗用药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