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奇妙的拔罐治疗方式

2011-07-28 01:34:00新浪中医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俗话说针灸拔火罐,病好一大半。拔罐具有脱敏、止咳平喘、消炎、活血、散寒、增强免疫的治疗功能,恢复体力的功效。

  拔罐疗法有火罐法、水罐法、针罐法、药罐法、走罐法、抽气罐法、挤压罐法等七种。罐具可分竹罐、陶罐、瓷罐、玻璃罐、金属罐(、铝罐由于传热快已被淘汰),此外凡是口小腔大、口部光滑平整、不怕热,能产生一定吸拔力的器具(如杯、瓶等)均可选用。火罐法常与针罐、药罐、灸罐、红外线罐配合应用。

  拔罐疗法由于经济实用、简单易学,有不少中老年人自己在家里治疗,成为民间中医的治疗方法。由于拔罐方法常用,家庭使用火罐治疗不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以下拔罐的治疗方式。.

  适应证

  拔罐具有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调理肠的作用,故对疮疡肿毒、瘕积聚风寒湿痹,各种痛症及胃肠系统病疗效较好。

  注意事项

  在操作方法上,应做好准备工作,如摆好体位,将应拔部位的皮肤用消毒巾擦洗,以减少漏气和烫伤,并根据应拔部位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罐具。

  拔罐部位以肌肉、皮下组织丰富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血管浅显处、胸壁、皮肤细嫩处、疤痕处、乳头骨突处、皮肤松弛有较大的皱褶处均不宜拔罐。前一次拔罐部位罐斑未消褪之前,不宜原处拔罐。拔罐的基本要点是稳、准、快,吸拔力的大小与拔罐的时间和速度、罐具大小、罐内温度等有关。在火力旺盛时扣罐速度快、罐具空隙大、罐内温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吸拔力的大小,应根据病人体质、病情而定。在拔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表情,询问其感觉,如有晕罐现象应及时处理。拔罐治疗每次5~10分钟为宜。慢性病患者隔日一次,病情急者每日一次,12次为一疗程。取罐时如吸力强大取不动,则强压罐口四周皮肤,使其自然松动易于取下。

  禁忌证

  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全身性浮肿,有出血倾向(如血友病紫癜病)、白血病、活动性结核、癌肿、皮肤病、局部皮肤静脉曲张、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应禁用或慎用。

相关阅读:

拔罐治疗的8大该注意事项

中医教你如何用拔罐法治感冒

中老年人该怎样保健拔罐?

(责任编辑:王翊榆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疮疡
  • 云香十五味丸

    燥“协日乌素”,消“粘”,消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巴木”病,游痛症,疮疡,梅毒。[详细]

    去看看 ¥34.5
  • 清血内消丸

    清热祛湿,消肿败毒。适用于脏腑积热,风湿热毒引起的疮疡初起,红肿坚硬,痈疡不休,憎寒发热,二便不利。[详细]

    去看看 ¥23.5
  • 疮疡膏

    消肿散结,活血化瘀,拔脓生肌。用于慢性下肢溃疡,乳腺炎及疖、痛。 [详细]

    去看看 ¥0.0
推荐专家更多
  •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肖河主任医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