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治疗夏季肠胃不适的小偏方

2011-07-27 02:10:00新浪中医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天气越来越热,湿气渐增,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胀气等肠胃不适,怎么办呢?

  治食欲不振的妙招:

  乌梅陈皮

  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

  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助消化;砂仁化湿气,温脾开及止泻。

  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消化不良的妙招:

  藿香白术茶

  材料:藿香,白术,柴胡各5克。

  功效:藿香缓肠胃痉挛不适;白术补脾胃,益气利湿;柴胡助疏肝理气

  中脘穴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胀气恶心的妙招:

  厚朴半夏

  材料:厚朴,半夏,茯苓各5克。

  功效:厚朴能整肠健胃,袪湿;半夏可除体内湿气;茯苓利水健脾。

  丰隆穴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排便不顺的妙招:

  枳实杏仁

  材料:枳实,枳壳,杏仁粉各5克。

  功效:枳实入脾,胃,大肠经,能清热通便;枳壳增进肠胃蠕动,行气除胀,杏仁润肠,用于改善肠燥便秘

  水分

  作用: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温馨提示:

  茶饮做法:可以将药材放入市售茶包或卤包袋,置于保温壶中加500升热水焖10分钟,可回冲1-2次,当天喝完,饮用次数不限。

(责任编辑:王翊榆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肠胃炎
推荐专家更多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徐云生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