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大蒜天然抗菌素 防流感必吃

2011-06-14 02:32:00凤凰中医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预防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制流感。<br><br>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预防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制流感。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人体自身抗病能力至关重要。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方法有多种,比如每晚临睡前用热水脚,可促进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环,既提高抵御流感能力,还可改善睡眠;而在食补方面,很多我们常见的食材也是提高免疫力的法宝。

  白绿色的蔬果包括大蒜洋葱芦笋等,蕴含丰富的蒜素类物质,研究证实这类物质具有促进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抑菌、杀菌作用、抗化,防肿瘤、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其中大蒜更是被用于医药。美国MSNBC新闻网介绍了抵抗甲型流感、提高免疫力的9种食物中边特别提到了大蒜,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贺晓生博士也向我国民众推荐。

  大蒜在我国民间的抗病应用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在美国,大蒜素制剂己排在人参、银杏等保健药物中的首位,大蒜也被称作是天然的植物广普抗菌素。

  中医认为大蒜辛辣、性温、能解滞气、暖、消症积、解毒杀虫、治积滞、腹冷痛、泄泻、痢疾百日咳等症。《名医别录》 “肿魇疮,除风邪,杀毒气。”对于大蒜的食用价值,俗语有云 春食苗、夏食苔、五月食根、秋月收种,由此可见大蒜在人们日常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研究表明,大蒜中含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产生一种没有颜色的油滑液体―大蒜素。大蒜素又称为蒜黄金,具有很强的杀菌以及增强免疫力作用,它进入人体后能与细菌的胱氨酸反应生成结晶状沉淀,破坏细菌所必需的硫氨基生物中的SH基,使细菌的代谢出现紊乱,从而法繁殖和生长。大蒜素能在5分钟内杀死伤寒杆菌。大蒜对沙门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有治理疗作用;还能杀死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肝炎病毒、新型隐球菌(可致严重的脑膜炎)、肺炎双球菌、念球菌、结核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立克次体等多种致病微生物。除此之外,大蒜还能抵抗自由基、防治癌症以及降低血脂。

  大蒜的益处不少,但吃过蒜后,口腔留有异味还会刺激胃,引起烧心反酸现象。很多人不喜欢大蒜的口味以及气味,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已研制出大蒜囊、大蒜口服液、大蒜注射液等大蒜提取特制成的药物,为人类更好的利用这一保健圣品翻开新的一页。大蒜胶囊与大蒜片剂是现今比较流的大蒜素补充剂。除了不会留下口腔异味,大蒜剂和胶囊也避免了过多食用生大蒜导致的胃部不适,包衣大蒜素片能阻碍胃酸对其活性成分的分解,因此受到了大众的青睐。专家提醒在选购大蒜素补充剂的时候市民要注意其中大蒜素的含量。

  研究显示 人们一天食用2个蒜瓣能发挥最佳效果。换算成大蒜素片剂,比如大蒜素成分为1毫克/克的康宝莱强力大蒜素片,只要每天两次服用两片即可达到相同功效。因为大蒜对胃的刺激,专家建议大蒜素要在饭后服用,切忌空腹。

  大蒜食谱

  1.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捞出,然后取粳米,放人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人(若结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为粥。此粥具有下气健胃,解毒止痢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菌痢患者食之。

  2.大蒜浸液大蒜10克,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开水50毫升,澄清加白糖适量即成。此浸液具有止咳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百日咳痉咳期。

  3.黑豆大蒜煮红糖黑豆100克,大蒜30克,红糖10克。将炒锅放旺火上,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倒人黑豆(洗净)、大蒜(切片)、红糖,用文火烧至黑豆熟烂即成。此肴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适用于肾虚型妊娠水肿者食之。

  4.蒜苗炒肉丝青蒜苗、猪肉各250克。将猪肉洗净切片,用酱油、料酒、淀粉拌好;青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锅烧热加入猪肉偏炒,加精盐、白糖和少量水偏炒至肉熟透,入青蒜继续偏炒到入味即成。此菜具有暖补脾胃,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脘腹痞满等病症。

  5.蒜头煮苋菜”大蒜头2个,苋菜500克。将苋菜择洗干净,大蒜去皮切成薄片,锅中油烧热,放人蒜片煸香,投人苋菜偏炒,加入精盐炒至苋菜入味,再入味精拌匀,出锅装盘。此菜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止血,暖脾胃,杀细菌的功效。适用于痢疾,腹泻,小便涩痛,尿道炎等病症。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来慧丽 实习编辑:凌丽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吴建龙副主任医师南京市第二医院

    擅长领域:运用“扶正去毒,攻补兼施”方案治疗各种肿瘤,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备受患者及家属信赖。 重视“理气、养阴、通瘀”治疗乳腺病、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它妇科杂病等。 善用“中医综合治疗 (内服、针灸、外治、食疗)”的方法诊治各种胃病、急性及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症、肥胖症、心悸、失眠、肺病、心血管病等疑难杂症以及疼痛性疾病。 传承清代名医吴师机中医外治""膏治百病""之法,创立""古方中药穴位贴敷治法”,不仅大大增强治病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快捷。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