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针灸祛斑:辩证取穴见疗效

2011-03-28 01:5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有些女性下眼脸处不断长出黑斑,胁肋至腹股沟长出突出皮肤表面的黑斑,且喜好吃温热食物,吃水果容易便溏,偶有胃胀,入睡困难,偶有心慌,月经前乳房胀痛,容易烦躁,手脚容易凉,舌尖红苔白腻,左寸关尺脉弱,右关沉弦数。

  有些女性下脸处不断长出黑斑,胁肋至腹股沟长出突出皮肤表面的黑斑,且喜好吃温热食物,吃水果容易便溏,偶有胀,入睡困难,偶有心慌,月经前乳房胀痛,容易烦躁,手脚容易凉,尖红苔白腻,左寸关尺脉弱,右关沉弦数。这种症状是比较典型的肝气郁滞兼肾阳虚的体质。像这种情况造成的黑板,如果想要通过中医针灸祛斑,必须疏达其肝气兼温补脾肾。

  实际上很多面部黑斑是瘀血停滞在体内的一种症状反应,像这种情况主要以调理肝气郁滞为主,肝气疏达气机通畅,气血运正常,面部黑斑就会逐渐消失。很多女性体内的瘀血代谢主要是过月经代谢的,瘀血重的女性通过针灸调理,来月经时会有很多瘀血块排出体外,经过几次月经的代谢,身体瘀血逐渐祛除,面部黑斑也就逐渐消失了。治疗时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为面部有斑就经常扎面部,临床经验证明这种针灸祛斑方法疗效非常差。找到根源辩证论治,在治疗面部黑斑时,即使不扎面部,辩证取穴,运用体针疗法,疗效也非常显著!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又称妊娠斑或蝴蝶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是体内疾病在面部的一种外在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梁两侧、两颊或前额可见深褐色成斑块,女性尤为常见,一般没有自觉症状,但治疗十分棘手。黄褐斑成因复杂,中医认为是由七情内伤、肝郁气滞,或肾气不足,气血瘀阻,以致气机紊乱,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面部失去气血荣润,浊气停留而成。

  针灸祛斑,治疗黄褐斑,主要是刺激穴位调气血。按照中医理论,对黄褐斑除用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外,还可采取针灸、刮痧、食疗、敷脐等方法进行治疗。

  针炙祛斑方法是对人体的特定穴位给予一定的刺激,起到对经络的良性调节作用,或通过经络的传输调整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中医防斑祛斑的目的。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黄褐斑
  • 氢醌乳膏

    黄褐斑、雀斑及炎症后色素沉着斑的治疗[详细]

    去看看 ¥468.0
  • 舒肝颗粒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详细]

    去看看 ¥41.53
  •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详细]

    去看看 ¥17.67
推荐专家更多
  •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 肖河主任医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