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神经衰弱膏方
神经衰弱属中医学“郁证”、“心悸”、“不寐”等病证范畴。其发病原因,多由七情内伤,尤其是与长期思虑过度、精神抑郁关系最为密切。由于情志内伤,往往导致脏腑气机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一般多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肝气郁结等角度辨证分型,部分患者可兼有痰湿、血瘀等特点,治疗时亦应有所兼顾。
心脾两虚者,可见多梦易醒,心悸怔忡,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较迟钝,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治以补养心脾,益气生血。方取归脾汤加减。
常用膏方:党参120克,炙黄芪300克,白术90克,远志60克,茯苓、茯神各120克,当归90克,桂圆肉102克,木香60克,桑椹子90克,炙甘草30克,炒酸枣仁120克,石菖蒲90克,枸杞子90克,郁金90克,陈皮60克,合欢花90克,何首乌90克,女贞子90克,炒黄精9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龟版胶90克、陈阿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肝气郁结者,可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寐烦躁,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以疏肝理气,降火解郁。方取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
常用膏方:柴胡90克,白术90克,赤芍药、白芍药各120克,当归90克,茯苓120克,制香附90克,旋覆花90克,川楝子90克,山栀子90克,牡丹皮90克,薄荷(后下)30克,郁金90克,淮小麦300克,大枣90克,炙甘草45克,桃仁、酸枣仁各90克,红花90克,川芎90克,郁金90克,带皮槟榔9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白文冰50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肝肾阴虚者,可见眩晕,心悸,少寐多梦,心烦易怒,遗精腰酸,妇女月经不调,健忘,耳鸣,记忆力减退,口干津少,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或兼数。治以补益肝肾,滋阴清火。方取滋水清肝饮加减。
常用膏方:生地黄、熟地黄各150克,山茱萸90克,茯苓120克,怀山药120克,牡丹皮90克,泽泻90克,赤芍药、白芍药各120克,柴胡90克,山栀子90克,炒酸枣仁150克,珍珠母(先煎)300克,天门冬、麦门冬各150克,知母90克,生牡蛎(先煎)300克,沙苑子90克,刺蒺藜90克,制香附90克,百合300克,莲子心60克,川续断90克,益母草9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龟版胶90克、鳖甲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脾肾阳虚者,证见懒言少动,食少形寒,大便溏泄,腰背酸痛,阳痿早泄,面苍四肢不温,每易受寒作腹痛肠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以健脾温肾,益气补阳。方取附子理中丸合右归丸加减。
常用膏方:制附片60克,黄芪300克,干姜30克,白术120克,川续断90克,杜仲90克,怀山药150克,炒当归90克,菟丝子120克,炒党参120克,茯苓120克,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300克,乌药60克,补骨脂120克,五味子90克,吴茱萸45克,肉豆蔻90克,甘草3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谢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亚健康的年轻人也是吃膏方主力军,胸闷等症者,适用于“调肝健脾膏”,此膏药健脾利湿,但肝火旺盛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