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儿科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

2010-07-14 00:0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这几年,当中医儿科纷纷被医院管理者叫停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却在悄悄发展壮大。2009年,东方医院中医儿科的年门诊量达到11.3万人次,高居东方医院各临床科室之首,即便在北京各大综合医院儿科门诊量排名中也名列前茅。 <br>

  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综合医院的儿科呈现萎缩现象,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门可罗雀,中医医院儿科更是面临减、并、关的局面。

  今年6月,关闭了15年之久的北京中医医院儿科病房再次“开张”,这是日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提出“振兴中医儿科”的重大举措之一。到今年年底,北京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将全部恢复中医儿科,并计划建设两至三家北京市中医儿科临床诊疗中心。

  传统上,儿科在中医医院一般是小科室。如今,中医儿科能否借助政府扶持这一“东风”发展壮大?

  痛苦小花费少,效果也好

  6月23日10时左右,北京中医医院儿科诊室外坐满了候诊的小患者和家长。“孩子大便干燥,还总不好好吃饭。”一位老人指着坐在旁边的孙子对记者说。

  据老人介绍,自己是第一次带孩子来看中医,此前孩子一直在综合医院治疗,要化验、吃药,孩子不愿配合治疗,病情还未见明显好转。后来,他听说中医有一种叫捏积的非药物疗法,通过捏拿小孩脊背产生良性刺激,对儿童厌食便秘恶心呕吐等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有着较好疗效。“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经过一个疗程6次、每次15分钟左右的捏积治疗,孩子现在每天吃得明显比以前多了。”

  在该院儿科针灸诊室,一位来自贵州的小患者正在接受治疗。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小孩已经5岁了,可还常常遗尿。听说这里治疗儿童遗尿效果较好,半个月前就过来了。

  “中医认为是肾虚,常常是因发育不好造成的,经过两三个疗程针灸治疗应该就会好转。”正在为孩子扎针的医生说。当问及治疗的费用时,孩子的妈妈随即从包里拿出一张缴费单,上面写着一个疗程7天,总计309.79元。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金玫告诉记者,中医药在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历来都有很好的疗效。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仅北京中医医院就拥有当时享誉京城的祁振华、“小儿周”(周慕新)、“小儿杨”(杨艺农)、“小儿王”(王鹏飞)以及冯氏捏积法第四代传人“捏积冯”冯泉福。中医儿科的特色优势病种涵盖了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等。中医治疗这些疾病具有整体调节、扶正祛邪的特色,除了小儿捏积、针灸疗法、穴位贴敷、中药灌肠、中药雾化吸入等特色疗法外,还有疗效良好的止咳化痰定喘丸、健脾开胃合剂等一些名老中医的院内制剂。

  走出低谷靠打“中医牌”

  “现在挂中医儿科的号实在太难了。”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挂号大厅内,一位带着小孩来看病的中年女士感叹道。记者近日在该院采访得知,为了挂上中医儿科的号,有的从外地赶来的患儿家长甚至从半夜就开始排队。

  这几年,当中医儿科纷纷被医院管理者叫停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却在悄悄发展壮大。2009年,东方医院中医儿科的年门诊量达到11.3万人次,高居东方医院各临床科室之首,即便在北京各大综合医院儿科门诊量排名中也名列前茅。

  王素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诊疗中心主任。曾经在北京另外一家三甲中医医院工作的她,亲眼目睹了中医儿科从曾经的辉煌到逐渐消亡的过程。“1999年来到东方医院后,我仔细思考分析了中医儿科到底该怎么发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王素梅说。

  王素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突出中医特色就是通过科研在中医专科专病上有所突破,以实际疗效让患者信服,通过口口相传,积累中医儿科门诊量。要想获得疗效,前提必须是在科研上下功夫,在中医有优势的专科专病上谋求发展。“比如小儿咳嗽,能吃中药我们就让他吃中药;不能吃,就分析原因后,通过捏积、推拿等手段提高患儿的体质,同时配合中药外治疗法进行治疗。”

  分配倾斜很有必要

  王素梅坦陈,中医儿科发展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医务人员付出的劳动成本要比一般临床科室多得多,但科室收入却比一般科室少。这就需要采取适当的分配倾斜政策。她说:“前几年,我院招收的几名儿科医生最后都没能够留下,归根结底就是收入问题。”

  王素梅说,现在医院科室主要收入来源是挂号、注射、化验等,减去科室医护人员的工资、日常水电等维护费用,剩下的收入还要与医院五五分成。特别是儿科很少做CT、核磁等检查,更多的是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儿科的经济效益自然就高不了。

  她曾经算过一笔账,临床医务人员静脉注射一次赚8分钱,与医院平分后科室平均一次静脉注射只有4分钱收入。医院管理者因要考虑医院生存问题,常常将中医儿科看做是可有可无的边缘科室。

  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王素梅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和医院管理者能从收入分配制度上适当给予中医儿科一定倾斜,调动中医儿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她认为,稳定好中医儿科医护人才队伍,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医护人员职业精神培养和教育。

  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医改一线行”中医体验活动现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告诉记者,该局已经分别对该市每个中医儿科诊疗中心投入20万元建设经费。在他看来,中医儿科应该通过技术和服务,以门诊量的提升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习编辑:杜念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王素梅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儿科

"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师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弼臣教授、北京3+3”薪火传承刘弼臣名家研究室负责人、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弼臣传承工作站负责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及《中医儿科学》等诸多知名杂志编委。 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科研、教学近50年,亲自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参与课题6项、北京市中医局课题3项、北京市科委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目前在研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15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3篇;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三等奖1次、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进步二等奖2次,并于2014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王素梅名医工作室;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6名,师承弟子毕业6人,在读3人。

相关专题
健康大讲堂第8期:心血管疾病中医预防康复从家庭做起

健康大讲堂第8期:疾病的过程大部分时间以预防和康复为主,给到医院的时间是相对较短的。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做好预防与康复能够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广东省中医院联合39健康网举办健康大讲堂,请到了心血管科常务主任吴焕林博士教大家心血管疾病中医预防康复如何从家庭做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小儿感冒
推荐专家更多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