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顶、叩顶试验(椎间孔挤压实验)
患者坐位,医者用双手重叠置于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角度下进行按压,如引起颈痛和放射痛者为阳性,说明颈神经根受压。正位时,用拳隔手掌叩击患者头部,如引起颈痛并有上肢窜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侧腰腿痛,均属阳性,提示颈或腰神经根受压。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坐位,颈部前屈,医者立于患侧,以一手抵住患侧头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反方向牵拉,患肢有窜痛或麻木感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
头颈倾斜试验
患者坐位,头稍后仰,下颌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医者一手顶住患者下颌,给以阻力,另一手摸患者桡动脉,如脉搏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多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
颈部拔伸试验
患者正坐,放松,医者立于身后,双手捧托于患者枕部,缓慢用力,向上提起患者头部。若患者颈肩部疼痛及麻木减轻,为阳性。本试验常作为颈部病症是否需要牵引的指征之一。
椎动脉扭曲试验
患者坐位,颈项放松,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双手托扶患者头部作固定,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做仰头、转颈动作,如果出现明显的头昏、眩晕、恶心、呕吐症状,即为阳性。
屈颈试验
患者坐位,双下肢伸直,主动或被动屈颈,下颌贴近胸壁约1分钟左右,引起腰腿痛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
仰卧挺腹试验
患者仰卧,以枕部双足跟为支点,将腹部挺起,腰部及骨盆离开床面,同时咳嗽一声,如引起腰腿痛及下肢窜痛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
股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俯卧,患肢屈膝90°,医者将患肢小腿上提或继续屈曲膝关节,如果出现沿股神经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双膝双髋屈曲试验
患者仰卧,医者将患者屈曲的两下肢同时压向腹部,如活动受限疼痛,提示腰骶或髋关节病变。如将一侧屈曲的下肢压向对侧腹部引起骶髂关节疼痛,说明有骶髂韧带损伤或关节病变。
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医者用两手分别压在两侧髂骨翼上,并用力向外按(分离)或向内挤压,有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耻骨联合分离或骨盆骨折等。
“4”字试验
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肢屈曲外旋,使足置于健侧膝上方,医者一手压住患侧膝上方或另一手压住健侧髂前上棘,使患侧骶髂关节扭转,产生疼痛为阳性。提示髋关节病变即为骶髂关节有病变。
直腿抬高和足背屈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测量抬高时无痛的范围(抬高肢体与床面的夹角)。如有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直腿抬高明显受限,一般多在60°以下,即出现受压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然后将下肢降低5~10°至疼痛消失,并突然将足背屈,坐骨神经痛再度出现为阳性,后者较前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因为髂胫束紧张等其他下肢病变时直腿抬高试验亦可出现阳性,而足背屈试验阳性是单纯坐骨神经受牵拉紧张的表现。
床边试验
患者仰卧,患侧臀部靠近床边,健侧下肢屈膝屈髋,以固定骨盆,医者将其患肢移至床外并使之尽量后伸,使骶髂关节牵张和移动,若骶髂关节疼痛,则提示有病变。
跟臀试验
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肌肉放松,医者握其足部,使足跟触到臀部,如腰骶关节有病变,则引起腰骶部疼痛,骨盆甚至腰部也随着抬起。
而杜加氏实验阳性时,可见到当手搭于对侧肩部时,肘关节不能靠紧胸膛,提示有肩关节脱位的可能。
骨性三角实验
肩峰、喙突和大结节三点组成三角形。脱位时,因大结节位置变动,故所成三角形与对侧不同。
肩关节外展试验
此实验对于肩部疾病能作大致的鉴别。
B肩关节炎时从外展到上举过程皆有疼痛。
C开始时不痛,外展角度越大时肩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
E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
F从外展至上举60°~120°范围内有疼痛,超越此范围时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
G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疼痛者,可能为锁骨骨折。
肱二头肌长腱试验
A肩关节内旋试验:让患者主动作肩极度内旋活动,即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引起肩痛者为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B抗阻力试验:患者肘关节用力屈曲;医生手握患者腕部,对抗用力,使患者肘关节伸直。若患者疼痛加剧,为抗阻力试验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前臂屈、伸肌紧张(抗阻力)试验
A患者握拳、屈腕,掌心向下,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肘外侧疼痛则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灶。
B患者掌心向上,伸手指和背伸腕关节,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肘内侧痛者为阳性,提示肱骨内上髁有病变。
肘三角
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者关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线,在屈肘90°位构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后脱位时,肘三角即失去正常关系。
握拳尺偏试验
患手握拳(拇指在里、四指在外),腕关节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屈腕试验
将患者腕关节极度屈曲,短时间后即引起手指麻痛,为腕管综合征的体征。
浮髌试验
患者平卧,患肢伸直放松。医者一手将髌骨上方髌上囊内液体向下挤入关节腔;另一手指按压髌骨,一压一放,反复数次。如有波动感即表示关节腔内有积液。
侧向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患膝伸直,股四头肌放松,医者一手固定膝关节,另一手握踝关节,双手相对用力,作膝关节被动内翻或外翻活动,正常时无侧方活动,亦无疼痛。如韧带完全撕裂,则出现侧向异常活动;如韧带捩伤或部分撕裂则引起疼痛。
抽屉试验
患者仰卧,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医者双手握小腿上端将其向前和向后反复推拉。正常时无活动,如向前滑动,提示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滑动,则表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旋转试验
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扶膝部,另一手握踝,将膝关节作被动屈伸活动的同时,内收内旋或外展外旋,引起弹响声或疼痛时为阳性,为半月板损伤。
研磨试验
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患膝屈曲至90°。医者一腿跪压于患者大腿屈面,将其固定,用双手握住患足,挤压膝关节,并旋转小腿,引起疼痛者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关节间隙增宽,并旋转小腿,如引起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
膝反射
坐位检查时,患者坐于床沿,双小腿自然悬挂,在卧位时病人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部,使稍屈曲,约20°~30°,然后轻叩膝下肢四头肌腱,反应为伸膝动作,其反射中心在L2,4。
跟腱偏斜症
正常站立位,跟腱长轴应与下肢长轴平行。扁平足时,跟腱长轴向外偏斜。
足内、外翻试验
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将踝关节极度内翻或外翻,如同侧疼痛,提示有内或外踝骨折可能,如对侧痛则多属副韧带损伤。
踝反射(跟腱反射)
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外旋,膝关节屈曲,医者一手推足底,使踝关节略背伸,另一手用叩诊锤轻叩跟腱,其反应是足跖屈。如不易引起时,可让患者跪在床边,医者一手推足底使其背伸,另一手用叩诊锤轻叩跟腱。其反射中心在S1,2。
常与跟腱反射亢进同时存在。患者仰卧,髋、膝关节微屈,医者用手托住患者腘窝,另一手握足,骤然背屈踝关节,并持续按压足底,阳性者可见到同侧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出现节律性的持续收缩,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划足底实验(巴彬斯基氏征)
检查时用钝尖物轻划患者足底外缘,由后向前。阳性者拇趾缓缓背屈,其他各趾轻度外展,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弹趾试验
轻叩足趾的基底部或用手将足趾向背面挑动,如引起足趾跖屈为阳性,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实习编辑:李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日常生活不注意保养,造成体虚。如食少,睡眠不足,过于疲劳,偏食,长期酗酒,工作时间过长。
1.本品用于治疗成人和2月龄至16岁儿童上述敏感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气管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胆道感染),妇产科感染,败血症,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 2.也可用于儿童细菌性脑脊髓膜炎; 3.怀疑有细菌感染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但是因为头孢吡肟是—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广谱杀菌剂,故在药敏试验结果揭晓前可开始头孢吡肟单药治疗; 4.对疑有厌氧菌混合感染时,建议合用其他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进行初始治疗。一旦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揭晓,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详细]
去看看 ¥0.0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后感染等;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其它: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厌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性肺炎;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3.腹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详细]
去看看 ¥14.75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