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长期喝中药好吗?会有副作用吗?中医给出几个回答

2019-12-26 10:27:0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根据《药物性肝损伤100例临床病理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药类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一。《药物性肝损伤病人126例临床分析》指出,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多数都是中草药,尤其是治疗皮肤病、肾炎或者风湿性骨关节等疾病的中药材。

“我居然自己亲手毒坏了我的女儿……”文文的母亲痛苦不堪地说道。

文文今年十一岁,原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但喝下妈妈煮的一碗山豆根水之后,她的一生就此发生改变。

“我压根不知道山豆根有毒,因为之前我自己也煮水喝过,想着它可以治嗓子疼,谁知道我的女儿喝了会中毒,而且这么严重。是我毁了我的孩子,我宁愿现在受折磨的是我,而不是我的孩子。”

即使文文的妈妈再懊悔,也难以挽回这一残忍的事实。


文文妈妈所说的山豆根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喝完之后居然会毁掉一个女孩?

山豆根水究竟是何物

所谓的山豆根,其实是一味中药。由于这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常常被用来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文文的妈妈也是想用山豆根水来治疗嗓子疼,没想到被女儿误食。

虽然山豆根在很多处方中都会出现,但是在使用时,却总是出现中毒的事件。这味中药之所以有毒,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种叫做苦参碱的物质,这是一种有毒性的物质,过量服用,会引起小脑、脑干以及大脑皮层等部位出现病变,这些病变会影响语言能力、行动能力,并且极难恢复。

因此,中医上对这味中药的用量有很严格的控制,临床上摄入6克以上的山豆根,则有可能致死!所以,在处方药中,这味中药的用量都会被控制在6克之内。

其实除了山豆根,还有很多中药也不能随便用,避免出现副作用。

这些中药,小心副作用

很多人以为中药就是健康和安全的代名词,但是,近年来,关于使用中药导致器官受伤的新闻屡见不鲜,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中药也是有副作用的。

根据《药物性肝损伤100例临床病理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药类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一。《药物性肝损伤病人126例临床分析》指出,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多数都是中草药,尤其是治疗皮肤病、肾炎或者风湿性骨关节等疾病的中药材。

常见的外用中药中,有四类中药是有毒性的,分别是通痹止痛类药物,如雷公藤等;平喘止咳类中药,如冰片等;软坚散结类中药,如生半夏等;提脓去腐类中药,如含有铅、汞等成分的中药材。

而中药的副作用,多分为肝毒性和肾毒性,常见的有3类:

其中肝毒性中药的代表是人们熟悉的何首乌。关于何首乌导致肝脏受损的报告不断,论文《口服何首乌致肝损害40例临床分析》中指出,在2004年到2008年四年的时间里,解放军第81医院收治的40例因为口服何首乌导致肝损伤的案例中,有38例都是常规的剂量,证明了口服何首乌会导致肝功能损害,以至于诱发肝衰竭。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则具有不容忽视的肾毒性,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美国杂志《科学-转化医学》中有两项研究证明了马兜铃酸会导致人体出现大量的基因突变,使肾脏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最终导致肾脏功能衰竭。

黄药子本是一味具有凉血、化痰,解毒、软坚散结,止咳平喘的中药,民间流传该药可以治疗“大脖子病”、食道癌,胃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所以经常有人拿来煎煮服用。《中药大辞典》中明确指出:黄药子,久服常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厌油腻食物等症状,并常伴发中毒性肝炎,还会出现黄疸、肝肿大,严重者甚至出现肝昏迷乃至死亡。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关黄药子致肝损害的病例时有报道。

所谓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因此摒弃中药。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不清楚哪些中药具有毒性的前提下,一定要请教专业人士,并且在服用中药时,切记谨遵医嘱!

参考资料:

[1].赵国平.中药大辞典[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4256-4258.  

[2].王少珍,廖联明.黄药子中毒导致肝损伤的机制研究[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8,4(01):33-44.

[3]7].吴豪,钟荣玲,夏智,黄厚才,仲青香,封亮,宋捷,贾晓斌.潜在肝毒性中药的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7):3209-32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