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热盗汗”指发热伴有心烦,或烦躁兼有闷热,且睡梦中容易出汗,常见于50岁左右的更年期女性。中医认为,当人体内阳气相对阴气更旺盛时会产生内热,可致烦热;热盛迫津外泄,则见盗汗。肾主五液,入心为汗,肾阴亏耗,热象明显时,最容易出现这种症状。患者还常表现为舌红少苔,脉细数,常伴身体消瘦、面色潮红、腰膝酸软等症状。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为主。
在此介绍一个滋阴降火的代表方“知柏地黄汤”,主治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导致的虚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消渴、遗精、小便淋沥、舌红少苔等。具体为:取熟地黄、知母、黄柏各24克,山茱萸、干山药各12克,泽泻、茯苓(去皮)、丹皮各9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主药;山茱萸可补养肝肾、涩精;山药固肾、补脾胃,此三药可补三阴。泽泻利湿降肾浊,减熟地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健运;丹皮清虚热,可制山茱萸之温涩,此三药三泄,为佐药。知母苦寒,清热泻火;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是清泄下焦的要药,此二药合用,清热之力更明显。
在生活中,阴虚体质的人要少吃热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胡椒、芥末等辛辣食物和人参、党参等补品,以及羊肉、牛肉等。鱼、青菜和其他海鲜利阴,可多食用。如果有蒸桑拿的习惯,也建议改掉,以免阴液亏损。中医导引法中有“哈字功”,深吸气,张口呼气吐“哈——”,缓缓地把气呼出来,有助于宁心安神、散热解郁。▲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副研究员 代金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