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以头晕、眼花,甚则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可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中医认为,“眩晕”的病因多为情志、饮食失调,以及失血、外伤、劳倦过度,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及痰火、瘀血上犯清窍所致。临床上从肝、脾、肾论治眩晕,有较好疗效。在此介绍一个小方:姜半夏9克、竹茹9克、生白术15克、天麻9克、枳实9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蔓荆子9克、炒鸡内金15克、焦山楂15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临证加减。适用于脾虚湿困、痰湿上扰患者,表现为眩晕、头痛、呕吐、心下不适、饮食睡眠差等。
半夏辛温,长于燥湿,竹茹甘而微寒,偏于清热,二者一温一凉以化痰和胃,除烦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能治生痰之源。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辅以枳实,理气化痰之力增,气顺则痰消。生龙骨、生牡蛎同用以重镇安神、收敛固涩。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鸡内金、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甘草和中调药。
中医辨证施治,重视调护,未病先防。应鼓励眩晕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有节,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食蔬果,戒烟酒,忌油腻辛辣之品,少食海鲜发物,加强营养。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常开窗透气。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少做或不做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食神从本周起开始进入春季养生系列。今天就说说天麻。很多朋友都认为天麻是治头痛的专属药材,殊不知,天麻也是养肝益气的食材,适合春天食用。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状态等疑难杂症。主治高血压、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