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首页 > 中医 > 中医综合 > 中医访谈 > 正文

中风太极操提高中风患者平衡力

2014-09-13 02:24:4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太极是一种讲求自然,着重呼吸、意念及肢体运动配合的运动,与一般追求劲力、耐力及速度的肌腱训练有所不同。太极不需要依赖仪器,是中风病人理想的保健运动,而且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不断转动腰部,太极的步法讲求虚实,这种锻炼大大提高了中风患者的康复能力。

  中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大多患者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导致日常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下降。此时,患者需要康复治疗,而太极是个不错的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为中风患者量身打造了一套“中风太极运动”,帮助他们保持锻炼体魄的习惯,强化中风的康复及预防作用。无论病人是坐在轮椅上,还是躺在床上都方便锻炼。经过对比研究,发现病人练了“中风太极”之后,肢体的功能康复和身体平衡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改良香港医院的中风太极功

  在临床中,中风康复的治疗手段有针灸、按摩、超短波理疗等,而运动则需要贯穿于整个中风康复的始终。于2008年赴香港接受中风专科护士培训的神经内科一区护士长庄红花介绍说,太极是一种讲求自然,着重呼吸、意念及肢体运动配合的运动,与一般追求劲力、耐力及速度的肌腱训练有所不同。太极不需要依赖仪器,是中风病人理想的保健运动,而且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不断转动腰部,太极的步法讲求虚实,这种锻炼大大提高了中风患者的康复能力。2010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参考并改良了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专为中风病人设计的太极功,在患者中开展广泛的教授和指导,至今吸引了大批院外的病人。

中风太极操提高中风患者平衡力

   生命体征稳定尽早耍“中风太极”

  庄红花称,因中风而住院的患者,只要医师判断其生命体征稳定,肌力达三级以上就能在护士的带领下练习太极。这套“中风太极操”分为三期:急性期十式、康复期的太极进阶篇和预防中风二十四式。

  中风后的一个月为急性期,此时适合的中风太极为“急性期十式”,简单易学,主要以打开肢体的经络穴位,运行气血为主要目的;

  中风后的2—7个月为康复期,适合的太极有“康复期太极进阶篇”,有一点难度,主要借助保健球练习。

  上述这两种太极的动作多是坐着就能完成。而动作难度最大的“预防中风二十四式”则适合所有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人、肥胖高血脂症、心脏病、曾经发生过中风者,这类人是中风的高危人群,需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预防中风发生。

   温馨提示:

    在此附上广医二院自编的一二期太极操的详细动作招式,仅供参考。如果患者或市民真的想要学习,最好上医院咨询清楚,由专业医护人员教授学习才是安全可行的做法。

   中风太极急性期十式

  第一式:腹式顺呼吸法。头正腰直,双眼平视,双手置于两侧,手心向天,身体向前微弯,同时双手向上举,吸气胀腹,双手返回大腿,呼气收腹,头保持直,眼向下望。

  第二式:打开劳宫十宣穴。端正坐直,双手提高至肩膊位,双手紧握拳头,然后放松,跟着手指微弯做张爪状,连续做6次。

  第三式:打开涌泉穴。保持坐直,吸气,伸直左腿,脚掌向上反,当脚趾尽量指向自己时呼气,放松吸气,连续做6次。

  第四式:打开膻中穴。双手平放大腿上,掌心相对向上举起,双手向左右打开,打开时吸气,维持一秒,双手返回腹前并同时呼气,连续做6次。

  第六式:打开太冲穴。头正腰直,双手放大腿两侧,双眼下望,左腿踏前半步,脚尖指向地,慢慢吸气,连续做6次。

  第七式:摇摆功。头正腰直,双眼下望,身躯做顺时针方向打圆,吸气上,呼气落,练习做6次。

  第八式:伸展功。头正腰直,手放双腿上,眼平望,双手向两侧伸展然后屈手,双手向两侧伸直,由大拇指带动,作旋转,动作由左边包围,双手互扣伸直做旋转,连续做6次。

  第九式:云手。坐直,身体由腰带动向左右转,两手作抱球状上下升降,身体同时转动,连续做6次。

  第十式:无极收式。头正腰直,双眼平视,双手置身体两侧,手心向天,身体向前微弯,同时双手向上举,吸气收腹,双手返回大腿,呼气胀腹,连续做6次,头保持直,眼向上望。

  中风太极操进阶篇四式

  第一式:对掌转动。头正腰直,双手掌心互对,保持联系(距离一致),固定片刻,然后,由腰带动,往左右转,由左下至右上,来回转动,然后,由右下至左上来回转动,动作要慢,意念在两掌之间,吸气上,呼气落。

  第二式:闭合拉气。坐正,身体与椅背保持距离,十指微曲,做抱球状;两掌一上一下打圈,每掌打半圈,动作要协调,慢慢做,自然呼吸,意念在两掌之间。两掌相对,慢慢向内转,形成十指相对,收窄虎口,双掌慢慢两侧拉开,意念在两掌之间,两张分开,吸气至呼气时,手指微微蹬开,掌心带动往之间按,动作要慢,配合呼吸。

  第三式:三点捻球。先做个热身操,右手握双球慢慢转动十次,改方向再做十次,然后左手重复上述动作,双球置于两掌中间,前后搓动,直至掌心发热,稍作休息,改为上下搓动,直至掌心发热。之后开始做三点捻球,左右手各执一球,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把球不停捻转,双手往前、往后及左右伸展。

  第四式:椅上滚球。坐正,双手持球,意念在两掌之间,自然呼吸,由腰带动,两掌与球同步往左右转,动作要慢,配合呼吸,然后由左下至右上,来回转动,由右下至左上来回转动。(通讯员:许咏怡)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中风
  • 血塞通泡腾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20.0
  • 血塞通分散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12.05
  • 灯盏花素片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详细]

    去看看 ¥5.5
推荐专家更多
  •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