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晨起咳痰怎么治?专家:认准痰性开良方

2014-07-14 04:19:1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感觉痰多但难以咳出,应当考虑一下呼吸道病变或咽喉部位病变如慢性咽喉炎(梅核气),或二者兼之。医生表示,倘若经常咳痰,提示气道高分泌,除了从西医角度明确病因并治疗外,中医在祛痰方面尤其独特优势,但也需辨证论治。

  “嗯,咳……咳……”每天早晨,在阳台咳痰成了王先生的晨课。听者辛苦,王先生更辛苦。“我经常痰多,却咳不出来,感觉喉咙经常有一股痰塞住,请问有什么方法祛痰?”他问道。

  痰难咳出,排查两部位病变

  “感觉痰多但难以咳出,应当考虑一下呼吸道病变或咽喉部位病变如慢性咽喉炎梅核气),或二者兼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主任杨礼腾说,首先得明确病因,建议王先生进一步详查。下呼吸道病变一般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

晨起咳痰怎么治?专家:认准痰性开良方

  痰的主要来源是气管、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腺体不断有小量分泌物排出,形成一层薄的粘液层,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并能吸附吸入的尘埃、细菌等微生物,借助于柱状上皮纤毛的摆动,将其排向喉头,随咳嗽咳出或被咽下,所以一般不感觉有痰。但在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异物、过热过冷的空气、刺激性气体、香烟或过敏因素的刺激下,支气管分泌会大量痰液。

  辨痰施治,理顺脾肺

  杨礼腾称,倘若经常咳痰,提示气道高分泌,除了从西医角度明确病因并治疗外,中医在祛痰方面尤其独特优势,但也需辨证论治。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他指出,痰的生成与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有关。

  一般常见如下几个证型

  寒痰:痰色白而清稀或夹有灰色黑点,多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布,聚湿成痰。寒痰多在清晨咳嗽痰多,可选半夏止咳糖浆治疗,以疏散风寒,宣肺化痰。

  热痰:痰黄黏稠而结块,多因热邪煎熬津液所致。有时热痰亦表现为痰白而黏稠。可用橘红丸治疗,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功能。如患者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可选川贝枇杷颗粒、露、糖浆,用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燥痰:痰少而极黏,难以咯出,多为燥邪耗伤肺津所致。可选用雪梨膏治疗,有清肺化痰、润燥止咳功效。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者,也可选养阴清肺丸,以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湿痰:痰白易咯而量多,多因脾虚失运,聚湿为痰,上犯于肺所致。可选二陈丸(汤)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风痰:痰白清稀而多泡沫,多因痰浊上扰,引动肝风,或肝风挟痰,上扰清空。选化风丹治疗。以息风镇痉,豁痰开窍。该药主要用于风痰闭阻,中风偏瘫,癫痫,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脓血痰:为热毒蕴肺,血肉热腐成脓之肺痈,若将脓血痰吐于水中,浮者为痰,沉者为痈脓。选复方桔梗止咳片治疗,可镇咳、祛痰,用于咳嗽、哮喘及肺痈溃脓期。

  痰中带血:为邪热犯肺,或阴虚火旺,热邪灼伤肺络,络破血溢所致,甚则咳吐鲜血。选百合固金丸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通讯员:陈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杨礼腾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

1969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天柱县,侗族,呼吸内科学博士,1993年7月遵义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本科毕业,并留校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1998年11月晋升)及教师工作,2003年7月硕士毕业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获中西医结合临床(老年呼吸系统方向)硕士学位,200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呼吸内科(国家重点学科)博士毕业,获内科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南通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等任副主任医师、呼吸内科副主任,经过站在西医制高点上结合中医的多年锤炼,已形成独特的临床思维;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