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增长,且发病人群趋年轻化,近些年它在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定义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当。
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危险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酯(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毫米汞柱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毫米汞柱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死因,它占糖尿病患者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肥胖症: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比适当体育锻炼的人增加1倍。
其他还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中医如何认识心血管病
中医学称心血管病多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症状的描述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谓之为“心病”、“真心痛”。
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心血管病发病的本质。一方面,各种疾病的发生均将影响气血的正常循环。首先出现气血失去平衡,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然后才出现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最后脏腑功能衰退直至死亡。另一方面,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必然受到消耗,由于气虚推动血行无力,更加重了瘀血的阻滞,形成“虚实夹杂”、“气虚血瘀”的局面。
瘀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若单纯祛瘀又会伤正,使正气更虚;若单纯补益,对一些老年病人会愈补愈滞、愈补愈虚。因此,最妥善的方法就是:固本清源,即益气活血。因气行则血行,益气有利于化瘀。
中医认为,气虚血瘀证之成因有二:一为气虚无力运血,而因虚致瘀;二为瘀血阻滞,既耗伤气血,又妨碍气血化生,而因瘀致虚。治疗方面,在补益气血之同时,常以化瘀之品为佐使。而由于化瘀之品大多是耗气之剂,故对血瘀患者,即使无气虚征象,也应在化瘀之时佐以补气药物。
(实习编辑:杜念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健康大讲堂第8期:疾病的过程大部分时间以预防和康复为主,给到医院的时间是相对较短的。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做好预防与康复能够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广东省中医院联合39健康网举办健康大讲堂,请到了心血管科常务主任吴焕林博士教大家心血管疾病中医预防康复如何从家庭做起。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状态等疑难杂症。主治高血压、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