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寒食节与清明节有啥关系?

2010-04-07 10:36:00别有病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大家知道吗?在中国传统当中,清明这个节气中,还有一个节日,那就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天或者几天(也有说是清明前后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其产生日期比端午还要早。按照古代传说,应该是春秋晚期,无论如何应该不晚于汉代。<br>

  今年北京的春天真是姗姗来迟,都清明节了,柳树才刚刚发芽,几乎还是鹅黄色。俺在节日期间,也带着家人出去溜达了一圈,我的妈妈呀,真是人山人海。憋了一个冬天,人们的踏青热情真是空前高涨,只要能走道的,差不多都出来透透空气了。由衷的感叹下,新的节假日安排比原来合理多了,最起码清明节能出来踏踏青。好了,闲话少说,进入正题。

  大家知道吗?在中国传统当中,清明这个节气中,还有一个节日,那就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天或者几天(也有说是清明前后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其产生日期比端午还要早。按照古代传说,应该是春秋晚期,无论如何应该不晚于汉代。

  尽管寒食节如今已经没什么人注意,但由于中国汉字的传承几千年一直没有中断,所以大家很容易见文识意。所谓寒食,就是这个节日中,人们只能吃生冷食物。确实,按照老传统,寒食节这天是不能生火的。这有点像伊斯兰教的斋月,不过俺还不清楚,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总之,如果您是一个醉心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人,在清明前后,是不能吃热食的。

  在中国古代,寒食节也算是一个大节日,朝廷甚至可以安排官员们放假,假期一度高达7天。后来觉得,7天不吃热饭实在有点难以办到,因此逐渐缩短,从3天到最后1天。到了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合二为一。所以,准确的说,大家其实现在仍然在过寒食节,只是不清楚来历罢了。

  寒食节除了冷食和禁止生火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扫墓祭祖。另外,民间还有踏青插柳等习俗。总之,和现在的清明节一样。在古代农村,寒食节姑娘们最为活跃,荡秋千、踏青等等活动异常频繁。男子就规矩一些,俺估计这里面是有道理的,因为古代祭扫祖墓,只是男子有资格,女子是不能去的。当然,这个看似简单的民俗,其中还有很多道理,接下来俺还要一个个说。

  比较有意思的是,寒食节尽管是民间很重要的节日,但在中国北方,却被官方所禁止过几次,包括我们熟悉的曹操,还有北魏拓跋宏等等,都下令禁止过这个节日。禁止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了,可能和清明(政治清明)的名号有点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是后人栽赃胡编排的。但无论如何,寒食和清明在老百姓心目当中却一直很重要,政治暴力也压制不下去。这又是为什么呢?俺个人觉得,任何一种民间节日或者民俗,都是有道理的,绝对不是大家拍脑袋一想,马上就付诸实施的。因此,即便是有行政命令的压制,还是无法阻挡百姓的热情。

  话说回来,寒食节或者说清明民俗,到底有什么魔力呢?我们先来看看寒食节的来历。俺走的是通俗路线,传说和科学道理都会讲到。相信看完了这些内容,对您春季养生是有很大帮助的。

寒食节与清明节有啥关系?


  ■有关寒食节的典故

  熟悉春秋战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晋文公,也是姬重耳(晋国是姬姓,和周天子是一个姓,关于这部分内容,非常的复杂,光是姓和氏就能说上一天,这里略过)。传说晋文公被他老爸和后妈迫害,被迫出国逃亡,中间还产生了一个成语,难兄难弟。流亡期间他没饭吃了,饿了好几天,带来很多仆从都大眼瞪小眼。后来他的手下,一个叫介子谁的(有的叫介子推),拿了一碗肉汤过来,重耳想也没想就吃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介子推是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本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当然,这里面的故事情节还有真实的历史极为复杂,亚圣孟子还曾经对此有过评论。另外,像曹操他们禁止寒食节,是否也和某些大臣经常拿介子推出来说事有关?总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反正传说是这样,俺随口说说,您随耳朵听听。

  由于晋国大体在今天山西,绵山就是在山西省境内,旁边还有一个介休市,和介子推有点渊源,所以山西人民对寒食节的热情格外高涨。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指头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看到没有,大家今天经常吃的凉皮,原来和寒食节是有莫大的关系。难怪俺清明节那天,被祖籍山西的媳妇灌了一大碗凉皮。她倒是在纪念介子推,俺也跟着一起吃素还有吃醋了。

  由于有介子推这档子传奇,再加上寒食节期间,古代人民也比较喜欢踏青郊游。所以在后世的发展中,寒食节的文化气息极为厚重。俺小声的说上一句,春天嘛,百姓们需要叫春和发春,所以心神都比较荡漾,这点和猫没什么区别。先说说通俗的,山西地方戏山西梆子就有很多类似的曲目。从元杂剧开始,在近代京剧、晋剧(山西梆子)、现代晋剧、明代小说都有许多介子推和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从东汉以来,关于介子推的传说、故事及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

  戏曲不少,诗词也有很多。俺比较笨,印象深刻的就一首。唐朝韩翃写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小时候在父亲皮带的淫威下背诵的,当时还在想,“春城无处不飞花”,不会是指春天四处飞扬的柳絮吧,讨厌死了,尽堵鼻孔钻脖领。

  总之,喜欢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其实可以研究研究寒食节,内容特多,从《左传》到《孟子》,从田间地头到皇宫大院,从勾搭马子到政治权术。囿于篇幅,俺这里就不接着胡扯了,咱们谈养生。

下页:节日生活如何合理,春季是否得净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肖河主任医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