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健康讲堂:中山一院针灸科邓元江教授谈《亚健康与针灸》

2010-02-04 00:00: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亚健康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医学概念,这实际上也是从重视疾病到重视人的一种观念上的转变。据调查,我国人群中亚健康的发生率为居高不下,与亚健康有关的职业以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等影晌最大;不良的生活因素则以吸烟、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最为明显;容易导致亚健康的生活事件依次为:突发性的伤害或自然灾害、家庭负担过重、丧偶、失恋等。

  中医针灸古法pk亚健康

  亚健康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医学概念,这实际上也是从重视疾病到重视人的一种观念上的转变。据调查,我国人群中亚健康的发生率为居高不下,与亚健康有关的职业以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等影晌最大;不良的生活因素则以吸烟、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最为明显;容易导致亚健康的生活事件依次为:突发性的伤害或自然灾害、家庭负担过重、丧偶、失恋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人群中,亚健康发生率较高的是白领阶层、大学生、中小学教师、企业经营人员。一般认为,对健康者,须重视日常保健与锻炼,疾病应该以治疗为主,而亚健康则重在调理,也就是说调整机体轻度的失衡,是纠正亚健康的主要措施。除了调整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选用保健食品(包括中医的药膳食疗),针灸也是首选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针灸在亚健康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邓元江 副教授就亚健康与针灸为题,像市民们介绍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法调控亚健康。

健康讲堂:中山一院针灸科邓元江教授谈《亚健康与针灸》


  专家简介:邓元江

健康讲堂:中山一院针灸科邓元江教授谈《亚健康与针灸》

  邓元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1990年针灸专业本科毕业后,后获针灸学博士学位,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在俄罗斯进行针灸工作,一直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治疗中风癫痫头痛面瘫失眠颈椎病腰腿痛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手术后胃瘫与肠麻痹等疾病,特别是穴位埋线治疗癫痫与胃肠病……【详细

  亚健康人群高达世界人口的70%

  邓教授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和不虚弱,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完好状态。而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世界上有三种人:(WHO的全球性调查):健康人群约占10%,亚健康人群约有70%,疾病人群则约20%。亚健康的发生原因跟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的密切相关。目前认为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等多种环境因素,引起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以及化应激损伤,导致基因表达紊乱,最终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其中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为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综合调理摆脱亚健康

  邓教授解释道:亚健康多因七情内伤,加之劳倦、饮食、生活不节等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失调,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导致心脾气血两亏、脾虚湿盛、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肾阴亏。主要涉及到心、肝、脾(胃)、肾等脏腑。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

  1. 亚健康的临床特点:“一多三少”。

  一多:疲劳多。

  三少:即三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2. 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

  疲劳,失眠和嗜睡,健忘,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抑郁或消沉,焦虑不安,头晕、心悸、气短,大小便异常,性欲低下,免疫功能下降(如经常感冒或有感冒症状,咽喉不适,口腔溃疡等。)

  亚健康的分类:

  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社会交往性亚健康;道德性亚健康。

  亚健康的医学检测方法:

  量表检测:血液学检测(一滴血检测法);

  福贝斯远程健康检测系统(TDS)检测;

  其他:观指甲测健康、观舌测健康等。

  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外有不少国家针对亚健康状态中最常见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制定了相关标准,其中美国标准的使用较多,可供参考。

  亚健康的基本调控方法:

  包括:心理平衡,适量运动,适时休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药物干预,中医防治,针灸防治。

  1. 心理平衡

  2. 如何坚持适当运动?

  运动锻炼的原则:a. 要“量力而行”;b.要注意锻炼的全面性;c.要注意循序渐进。d.要持之以恒。

  适宜的项目: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老年健身操、扭秧歌以及登楼梯等有氧代谢运动,特别推荐步行:每天步行3000-5000米或30分钟以上,每周5次。每次步行运动强度最好要求是:年龄+心率=170.

  3. 适时休息、戒烟戒酒。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生物钟。要戒烟,饮酒适量。

  4. 合理膳食:饮食原则:保证数量,重视质量。一日三餐:“早餐好,午吃饱,晚餐少。”

  5. 药物干预:药物使用原则首先要明确是否必须用药;用量要少,品种要少,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合理选择和服用补养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 石坤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工人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