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内伤发热 如何辨证论治

2010-01-15 00:3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临床观察发现,内伤发热以伤食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和五脏积热为多见,分四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br>

  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伏新顺

  临床观察发现,内伤发热以伤食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和五脏积热为多见,分四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内伤发热 如何辨证论治


  伤食发热:证见身肤发热,暮夜热重,腹壁烧灼,手足心烧,夜卧不安,不欲饮食,嗳腐呕恶,腹胀便秘或泻下腐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证多因脾胃虚弱,乳食所伤,以致脾虚不运,乳食不化,饮食内停,瘀积化热而见发热。治宜消食导滞,清热化积。方用保和丸加减。药用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槟榔、二丑、连翘、胡黄连、青蒿。恶心呕吐者,加藿香、竹茹;脘腹胀痛者,加厚朴、木香;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身热甚者,加石膏、知母。

  气虚发热:证见发热绵绵,恶风自汗,神祛气短,易受外感,面色白,舌淡,苔白,脉细数无力。此种发热多由于素体虚弱,或大病之后元气亏虚,卫阳不固,营卫不和,以致表里俱虚,气不归元,阳气浮越于外而发热。正如李东垣所云:“内伤元气,则真阳下陷,内生虚热。”治宜益气清热,调和营卫。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脾虚纳呆者,加麦芽、山楂;心悸自汗者,加麦冬、五味子;阴火内生者,加黄柏、知母。

  阴虚发热:证见低热不退,夜间为甚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自汗,心烦少寐,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此证常见于高热之后阴液亏损或大病之后阴阳失调,金燥水亏,虚火上炎以及劳极损肺,肺伤津耗而致骨蒸潮热者。经云:“阴虚生内热”,即是之谓也。治宜养阴清热。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药用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白薇、银柴胡。舌红口干者,加天花粉、麦冬;心悸多汗者,加麦冬、五味子;食欲不振者,加山楂、乌梅、麦芽;干咳少痰者,加沙参、紫菀、冬花;午后热甚者,加知母、黄柏。

  五脏积热: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香燥之物,则辛辣走串,香燥动火;多食温热峻补之营养品,助火升阳,阳火升动则致脏腑生热熏外而身热不已。心脾积热则口舌生疮,肺肝积热而两目赤红,肺火炽盛而咳嗽、鼻出血、鼻孔赤烂,肝胆热盛而见双耳流脓,脾胃积热而见口臭便秘等,累见发热而不鲜。心火亢盛当用导赤散(生地、竹叶、木通、甘草梢)清心火毒,肝胆热炽当用龙胆泻肝汤清肝利胆,心脾积热当用导赤泻心汤(生地、木通、竹叶、黄连、大黄、甘草)泻热通腑,肺热鼻出血当用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清热泻肺。

(实习编辑:杜念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结节性脂膜炎
推荐专家更多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