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弃泻拾补治便秘

2009-08-08 07:0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便秘是常见病、多发病,服用泻药、润肠药成了许多患者常年必不可少的“功课”。这种以“泻”为主的治法,常让人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而反“泻”为主、以“补”为主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新法,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便秘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情绪紧张、焦虑引起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紊乱;肠道运动迟缓,内分泌失调;肠道运动亢进,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肠道痉挛性收缩;肠道所受的刺激不足,饮食过少或食物中纤维和水分不足;排便动力缺乏,膈肌、腹肌、提肛肌收缩力减弱等。便秘看似小病,但往往出乎意料地引起严重后果,对同时兼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更是“定时炸弹”,可引发心脏病、中风,像马季就是死于排便时用力过猛导致的心脏病发作。

  目前,临床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便秘均以刺激局部神经、增强肠蠕动,即以“泻”为主。但泻药如大黄、芦荟、番泻叶、双酸酚酊等均含有恩醌,人体对恩醌可产生依赖性。此类药虽可很快见效,但泻得过猛、过快,可使体内水分迅速流失或导致体液匮乏,病情反而会加重,进入恶性循环,而且还能引发黑便病。我们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治疗便秘。

  便秘者以老年人为主,而且很多人并非大便干燥,而是多日无便意,说明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老年人已动力缺乏,气机不畅。中医治疗应“以补为通,以补治秘”。据此,我们确立了调肝理脾、补肺强肾、通腑润肠的治则,研制了新中药制剂扶本润肠舒。

  这一全身调理、补益的新疗法的原理是:“肝脉绕后阴”,调肝可通达大肠脉络;“小便属清道属气,大便属浊道属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肝以充盈气血;“脾主运化”,理脾以达健运,充盈水谷精微;“肾主二阴,司开合”,强肾以助元气,增加排泄动力;“肺与大肠相表里”,补肺以助百脉,强壮大肠功能,调节排泄,以助通畅。一般两三天即见效,病情严重者最多服药一个月。这种方法虽比芦荟润肠丸等慢一点,但由于能够治本,所以不易复发。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便秘
推荐专家更多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