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论治妊娠呕吐

2009-08-03 07:1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妊娠呕吐,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是指受孕后2~3个月之间,反复出现的以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为主要症状的孕期病症。古人因其恶心而阻碍饮食,所以称之为“恶阻”,如《胎产心法》所说:“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

  情绪与妊娠呕吐的关系

  妇女怀孕后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孕妇特有的行为和体征以及独特的心理应激。孕妇体内除女性激素发生改变外,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也亢进,这可使早孕妇女心理较紧张。

  在早孕期,由于胎儿对孕妇来说是一种异物,孕妇即对其产生应答反应,这种应答表现于行为上就是妊娠反应。

  日本曾经有学者调查分析,认为孕妇的人格和情绪与孕期呕吐反应有关。有些神经质的孕妇反应更为显著。孕妇厌恶妊娠,则绝大多数有呕吐反应;否则,则相反。这说明情绪与孕吐反应有着密切关系。

  还有调查发现,孕吐反应剧烈或其它妊娠反应剧烈的孕妇多数为性格外向、心理及情绪均不太稳定者。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如丈夫、公婆对生男生女的偏颇看法,对孕妇过于关心或不关心,家庭住房条件、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不利因素均会给孕妇带来不良刺激,造成心理应激,加重孕吐反应。

  (一)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健脾益肾,降气安胎。

  【方名】土金双倍汤。

  【组成】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秘书》卷上。

  (二)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养阴清胃。

  【方名】安胎凉膈饮。

  【组成】知母6克,麦冬6克,人参3克,芦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秘书》卷上。

  (三)

  【辨证】痰湿化热。

  【治法】清热化痰,和胃止呕。

  【方名】竹茹汤。

  【组成】青竹茹9克,生姜12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皮9克。

  【用法】为粗末,水煎服,分2次服。

  【出处】《医心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林昭彤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