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

2009-08-24 07:4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笔者所处地区是哮喘病高发区,在十几年的哮喘治疗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及新穴位。

  哮喘针灸治疗的新穴位位于任脉廉泉穴与天突穴之间,命名为清喘穴,运用于临床近万例哮喘患者,验证了此疗法具有即刻止喘,起效快的独特疗效,为患者从服药到药物起效赢得足够时间的特点。针刺“清喘穴”被认为是治疗哮喘的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经济、疗效确切的较好的治疗方法。哮喘的诊断标准参考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哮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适应证

  1.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度为轻、中度诊断标准;

  2.中医辨镊为哮证发作期冷哮的门诊患者;

  3.病情程度分级属轻、中度者;

  4.年龄在18~65岁。

  禁忌证

  1.过于饥饿,疲劳者;

  2.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

  3.局部皮肤有痞染,溃疡,癜痕者。

  操作方法

  1.腧穴定位

  位于任脉廉泉穴与天突穴之间,环状软骨正中下方凹陷,以手指触之有抵触感。

  2.针刺方法

  患者取头后仰位,用75%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清喘穴。医生以右手持针(用32号0.5~1寸的不锈钢一次性毫针)于清喘穴垂直进针0.1~0.2厘米,手震颤5秒钟(其频率为140~160次/分),放松,微力,患者可即刻止喘。若5秒钟时未止喘,可将针提至皮下,先向左与皮肤成15゜的方向斜刺0.4~0.6厘米,提插3次(快提轻插),再将针提至皮下,向右左以皮肤成15゜的方向斜刺0.4~0.6厘米,提插3次(快提轻插),然后将针提至皮下,向下以与皮肤成30゜的方向斜刺0.2~0.4厘米,手法以震颤为主(其频率为140~160次/分),放松,微力,同时嘱病人全身放松,深呼吸,病人在1分钟之内可止喘。

  根据病情不同,居住远近不同,可以每天、全天就诊或哮喘发作时就诊。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若病情需要,休息3天,可继续针刺第2疗程。

  注意事项

  1.宜在哮喘发作较重时进针,因为此时进针可反射性地刺激痉挛的支气管,使其敏感性降低,解除痉挛;

  2.进针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针尖刺入气管内而引起剧烈咳嗽,增加病人的痛苦;

  3.针刺时嘱患者全身放松,深呼吸。针毕时应嘱患者避风寒;

  4.针刺时患者有抵触感,少数患者有向上下发散的针传感,但很少有酸、麻和胀感;

  5.注意操作手法,起针应缓慢,针毕后用灭菌干棉球按压针孔1分钟左右,防止少数患者有出血倾向。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若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出现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晕针现象,立即出针,同时让患者平卧10分钟左右,亦可给少量白开水;

  2.如出现滞针现象,首先嘱患者全身放松,医生在滞针部位周围作轻微按摩,待缓解后出针;

  3.若伤及血管造成出血,应采用指压法按压5分钟左右,局部加冷敷,以促进凝血,24小时后患者自行热敷,促进血肿吸收;

  4.若出现断针则迅速请外科医生会诊,以免发生事故。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哮喘
推荐专家更多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陈淑平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