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风湿身痛 王好古曰:“羌活气雄,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非此不能除,乃却乱反正之主君药也。”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背之痛见长,故上部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需与防风配伍,如益蜀痹汤,羌活胜湿汤。
2.散外感风寒 羌活辛温,“雄而善散,可发表邪”(《雷公炮制药性解》),其发表之力较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本经逢源》称之为“非时感冒之仙药”,宜于风寒夹湿之感冒,代表方如九味羌活汤。羌活等风药祛风湿时,用量宜重;解散风寒时,用量不大。若作为升阳升清时,则品味多而用量小。
3.止太阳经头痛 羌活主治太阳头痛,尤以治疗风寒夹湿之头项痛强者为宜,与川芎、藁本等配伍,如羌活芎藁汤(《审视瑶函》)。通过配伍也可治多种头痛,如《本草逢源》证载:“与芎同用,治太阴、厥阴头痛”。临床认为,大凡头痛,当责之风。头痛多用风药者,因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本品为太阳经之风药,善达头部,故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偏正头痛,皆可配伍,但仍须分辨经络部位,以及兼挟诸邪,用之才更确当而有效。若督脉为病,头痛、脊强而厥,亦用羌活,常配藁本、川芎等。
羌活辛温香燥之性较烈,阴虚、血虚、全身空痛、虚弱乏力者禁用。用量较大时,脾胃弱者易呕吐。常用量3~10g。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