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药从外治疗痛经

2009-07-15 07:13: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系指女性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发冷、泛恶欲吐等症状。

  痛经之“痛”——真真忍受了15年的痛经折磨,每月少则两天,多则7天。大约60%的女性和真真一样,每月忍受痛经之“痛”,从轻微的不适,到身体的一场地动山摇,经痛给女性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

  中医认为,此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

  1。白药填脐法:取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换。连续3-5天。

  2。芥糊贴足法:取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1换,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3。取嚏疗法:药用皂荚30克,冰片10克,共研细末,取少许置于掌中,并捂鼻吸之,顷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痛减,每日2-3次。

  4。外敷疗法:取川乌、草乌各5克,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匀,外敷少腹部疼痛处,每敷2-3小时,每日换药1次。

  5。热敷疗法:降香30克,苏木60克,桃仁30克,共研粗末,装入布袋,喷洒适量的黄酒炒烫,热熨少腹部疼痛处。药袋冷则换,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或以痛解为度。

  6。药液摩擦法:取麝香风油精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脐下3寸处)、气海穴(脐下1。5寸处)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入腹内时,疼痛即止。

  7。痛经足浴法: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连用3-5天。

  8。贴穴疗法:用半张麝香壮骨膏分别贴于关元穴、三阴交穴(胫骨后缘,内踝上3寸),并有自己拇指按压局部贴穴处,每日3-5次。

  起居调摄:

  1。注意经期保暖,讲究经期卫生。忌食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香蕉、西瓜、凤梨、芒果,冰镇的冷饮、冷食、辛辣油炸食品等。

  2。消除对经期的紧张、恐惧心理。可适当地参加劳动和运动,但要注意休息。

  3。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平气和,及时消除焦虑、紧张、恐惧心理。

  现代有许多可以缓解痛经的方法,对痛经的治疗,有内治(口服中药、西药)与外治(针灸、穴位贴敷、药带热敷等)之分。

  专家强调:饮食调养只能对痛经起到辅助治疗之功,决不能以这些功用替代就医和治疗。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痛经
推荐专家更多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