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脑血管意外之后,脑组织缺血或受血肿压迫、推移、脑水肿等而使脑组织功能受损。如脑出血的部位大多数在内囊,可引起对侧松弛性偏瘫(包括下部);大脑左半球出血可伴有失语;急性期后,偏瘫逐渐成为痉挛性,上肢屈曲、内收,下肢呈直伸,腱反射亢进,运动能力可有恢复。随时间进展,偏瘫肢体的运动可逐渐恢复,下肢一般较上肢恢复为早,近端比远端的恢复好,手指精细动作的恢复最迟并最差。
本病的治疗主要注重神经功能的康复和中风的二级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指对发生中风以后所遗留下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残疾症,综合协调地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残疾和因残疾所带来的后果,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在治疗后获得最大的发挥,获得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中风的二级预防是指预防中风的再发(中风的高复发率是其特征之一)。
现代医学对本病并无特殊有效的办法,主要是应用物理疗法以及保护神经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中风之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风痰阻络,或肝肾二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对半身不遂者,在软瘫期多使用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加减;在硬瘫期多用有养血平肝熄风活络作用的四物汤合天麻勾藤饮加减。对语言障碍者,常用有祛风化痰作用的解语丹加减;肾虚者合用左归饮加减。老年痴呆者,常用益脾肾、补脑髓、化瘀豁痰开窍的河车大造丸合安脑丸治疗。由于中风后遗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中成药成了许多患者的首选,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由天麻、独活、杜仲、附子、玄参、藁本、当归等组成,具有祛风化湿、活血化瘀、益肾通络、滋养肝肾、调理脾胃的功效,补而不燥,走而不守,行而不散,补血养阴,内养五脏,外润筋脉,柔润中兼有疏利,虚实标本兼治,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良药。中风后遗症属难治病症,综合康复治疗被认为是当前最佳方案,针灸、推拿和理疗也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本病患者在临证治疗的同时,家庭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中风所致的瘫痪、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是最令老年患者担心的,年轻一些的患者则往往对此症有绝望的心理,重视心理治疗,建立患者良好心理状态,使患者主动参与进行肢体运动的康复训练,对残疾功能的恢复也极为重要。因此,通过心理康复、饮食调理、语言训练及主被动运动等环节,常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返社会。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约有70%的中老年人易在秋季发生中风。由此可见,秋季尤其需要预防中风的发生。本期我们为大家请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周国平教授为大家分析发生中风的内因和外因,以及在中风的用药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状态等疑难杂症。主治高血压、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