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戴汝为院士日前在谈及当今中医药创新发展时表示:“基于系统学的多学科交叉,将会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我国中医药素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概念为核心,中医诊断及辨证施治和美国奉行的口述诊疗学、结合医学、整体医学有众多联系,中医药已经引起了西方的关注,如‘现代舌诊学’。”
戴汝为院士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第六次中医药发展讲坛上发表上述论述的。戴汝为院士以系统科学为基础,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角度,论述了当今中医药创新发展必须具备的系统科学理论及方法论条件。
中医药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其经验与成果有目共睹。在人类进入概念时代的21世纪,中医药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就能够取得综合发展。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将与环境、能源、经济、军事等同为开放性复杂巨系统领域的发展,一起构成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支撑。因为人体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与复杂巨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是有联系的,以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为基础的创新研发途径,应该是一条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途径。当今世界已经开始从信息时代步入概念时代,这对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也有启示。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将在全球文化中扬长避短,把本土文化完整地展现给世界,使本土文化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
其次,中医药理念与全新思维时代的“概念”灵犀相同。现代科学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命为基础,结合物质、信息和概念三者有机统一的存在形式,这与中医认为人是形、气、神一体的观点是相通的。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至今未被淘汰而且还能得到不断的发展,这与它对人体本身的正确揭示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以新时代的“概念”观点来阐明和研究中医这种对人体的认识,则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利于中医药学现代化和与时代共同发展。
其三是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时代机遇。中医药学作为传统医学,不可避免地首先是自身现代化的问题。而由于概念时代对形象思维的倾斜,我们相信中医药学一定会更好、更迅速地发展起来。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戴汝为院士的论述评价说:“以复杂的巨系统理论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是给了我们一个开拓思路,多视角去观察、研究中医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要深入思考,仔细揣摩,在研究中可能就会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有外在的力量,也就是外在的科学技术和方法论的支持,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来促进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