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生小刘最近护送脑出血患者李大爷到市医院救治。市医院的专家在抢救李大爷的时候,采用综合疗法,其中用了不少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制剂,这让小刘和病人家属非常担心:脑出血还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这会不会加剧脑出血引起病情恶化?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李大爷的病情逐渐稳定。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活血化瘀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他作用。如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纤溶过程,使高凝状态降低,低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对机体微量元素的调节(活血化瘀中药多富含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使中风病的危险因素缓解,从而改善了颅内应激状态,使中风症状缓解。
使用活血化瘀药而不引起再出血或出血加剧的依据目前有以下几种理论支持:
(1)脑出血后立即形成血肿,CT显示发病2~3小时血肿已形成,一般不再扩大,6~7小时仅为单纯性血肿,所以可以用活血化瘀治疗。
(2)有实验证明,部分活血化瘀药应用于人体后体内血流有重新分布趋势,脑血流量减少,有利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止血。
(3)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
(4)有人列举了近年来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报道,所治病例均经过明确诊断,并设西医西药对照组,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在治疗上均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则,同时结合临床辨证,结果疗效均明显高于西医西药对照组,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因使用活血化瘀药而致再出血的情况。
(5)早期(3天内)使用活血化瘀法循证用药能促进血肿吸收,可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减少并防止并发症。活血化瘀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关键是如何及时、恰当、合理地运用,必须以辨证论治为准绳。另有研究认为,脑出血活血化瘀治疗是必要的,而且时间很重要,在脑出血48小时开始较为理想。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越来越多,其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病人的首位,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危重急症和致残、致死原因之一。如脑内血肿较大,内科治疗效果差,一般开颅手术创伤很大,效果又不十分理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取脑内镜锁孔手术方法,清除脑内血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常规开颅手术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状态等疑难杂症。主治高血压、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等。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