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西医结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2009-05-25 07:44: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现代中医诊治疾病的认识已不局限于传统“望、闻、问、切”四诊的固有概念,以健康为标准,探求临床症候群与实验室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有科学依据地加强中医和西医的互补协调,融合中医、西医思维和方法的“客观化诊疗平台”正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探索尝试,名老中医俞瑾教授以独创的“生命网络调控”新医学思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妇科常见疑难杂症的诊治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新成果。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俞瑾教授来为大家介绍中西结合、辨证分型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新研究。

  关键词:整体考察

  看待疾病,掌握“整体”视角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称为妇科疑难杂症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先天后天多种因素和神经、内分泌、代谢多个系统,因此临床诊断治疗很复杂。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多毛、痤疮、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已婚者不孕,是目前临床多发的神经生殖内分泌代谢综合征,同时,这些患者到40岁前后,其糖尿病与肥胖症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8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5-6倍、子宫内膜癌结肠癌发生率高2倍。

  如何融合中医与西医的视角,不断深入解读这一疑难疾病?这需要一个随着疾病和外环境的变化,既从临床上持续探索,又坚持和临床结合的实验研究,从而探寻中医和西医的作用机理。事实上,看待这类疾病应当持有“整体视角”。人体就是一个立体的、由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等系统凭借不同受体、不同酶系、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基因等为中介沟通和调节着的有活力的生命网络。同时,这个生命网络也受到环境、社会、家庭等外界影响而不断变化着。妇女一生的健康、亚健康和疾病是其整体经历辨证的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过程,无论中医“有症就是病”或西医“是病就有症”,它们都在生命网络中有失衡或受损的主脉可寻,这主脉又在生命网络中产生涟漪反应,波及其它脉络部位。

  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出现就是由中医的“肾”脉波及痰、瘀生成和其它经脉失衡而致,或是因西医性腺轴主脉出现高雄激素现象,影响到其它内分泌轴、代谢、神经、甚至免疫功能。因此,这一疾病会呈现环环相扣的病象。作为医生应当确立患者个体身心受环境影响的特点,进行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身心治疗。

  关键词:分型判别

  注重分型,丰富“辨证”内涵

  毫不夸张地说,有1000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就有1000种不同的患者体质特点。那么,如何让“个体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实现呢?事实上,分类、分型诊断十分重要。比如,以大量临床病例实验数据为基础,从病史、体毛、皮纹、乳头、阴部、皮肤色素沉着等体表特征大致分型,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概括为2大型4小型。这一研究探索不仅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早发现、早治疗和缺少实验室测定的基层医疗单位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了新的途径,还丰富和发展了传统中医四诊辨证的内涵。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求医就诊小贴士第22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应多做B超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基本特征是持续性不排卵、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其病情比较复杂、患病人群多、临床治疗较难掌握,目前仍有许多医生对该病症的认识不够,在检查和治疗方面较为欠缺,尤其在基层医院,该病的漏诊率很高,诊治不规范。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肖河主任医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