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汗,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正常机制,但动辄出汗则是不健康的表现。例如有的女性朋友即使轻微走动也大汗不止,汗珠滚滚而下,常常让人感到狼狈和不方便。还有的中老年朋友出汗以后常常伴有头晕、气短、食欲不振、困顿疲惫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状态。
中医认为,动辄出汗多为气虚,汗孔开合失职、统摄无权所致。“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汗多最易伤津耗气,尤其对于身体较虚弱或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的人来说,过多出汗很容易降低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导致着凉感冒,进而引发关节、肠胃不适等。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缺乏体育锻炼,起居不规律,也是引起气虚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气虚患者还可能有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或情绪常处于低谷等问题。这些在中医看来属于亚健康状况,可以通过长期中低强度的锻炼和合理的生活饮食来改善。
夏季人们出汗量普遍较多,如果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则无需专门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天气凉爽时仍然汗如雨下,或者伴有比较典型的身体其他系统的不适,就应该到医院内分泌科检查一下,确信并非内分泌系统的问题后,再用中药调理。
要调理气虚引起的多汗应以益气补气为主。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尝试以下补气药膳:
党参乌鸡汤
原料: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枚,大枣2枚,生姜少许。
制作方法:
乌鸡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2次。
这道药膳可以补气固表,同时补中和胃,对于气虚者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对于产后虚胖多汗的妇女以及体弱的老人尤其适用。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中医认为,青鱼性平味甘。入脾、胃、肝经。可补脾化湿,益肾去风,主治水肿、风湿痛等病症。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