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疾病引起而出现的眩晕。眩是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站立不稳。二者常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中,眩晕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有旋转感、浮动感、失定位感、昏沉感等,多于回头转颈、起床卧床、伸屈脖子等头颈体位改变时发生,发作时间有瞬现即逝、持续数秒的,也有长达一天甚至数天者,症状多为偏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汗异常等症状。多数人还有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此外,还常伴有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咽痛、咽喉异物感、声音改变、视物模糊等症状。
一旦发生眩晕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富于营养和新鲜清淡,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并补充钙质,缺钙可导致颈椎骨质疏松和增生,与颈性眩晕密切相关。补充钙质除了牛奶、蛋类、鱼虾、大豆和豆制品等食物外,最好的补钙方法是经常适度晒太阳,每天晒15分钟,阳光中紫外线可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最后,要养成良好的姿势,这对预防眩晕发病和减轻发作十分重要。
(实习编辑:刘胜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