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外治法治感冒

2008-04-18 07:24: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风寒感冒,加用拇指禅推法自攒竹穴沿足太阳分布推至天柱穴,以疏通足太经络,止头痛,利肺窍,按揉列缺以宣肺止咳、助汗解表;外感风热者,加用拇指禅推法自印堂沿督脉分布推至神庭穴以祛风热,再用拇指抹法自印堂穴沿前额分别向两侧抹至太阳穴,以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风寒感冒

  1.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白酒1盅,将前3味药共捣烂呈糊状,入酒调匀,用纱布包紧,涂擦前后背、手足心及腘窝,涂擦1遍后,让患者安卧,一般30分钟后即有汗出。

  2.白芷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密封,用时取药粉适量,药棉裹之,塞入一侧鼻孔内,每侧鼻孔交替塞30分钟,每日3次,3日为1疗程。

  风热感冒:

  1.桑叶、菊花、薄荷10克,连翘20克,生姜10克,桂枝6克,青葱1根,将诸药打碎分2份装入布袋,水煎20分钟,先取1袋熨颈、项、肩、背等处,稍冷则更换药袋,交替使用,每次30-40分钟,每日2次,3日为1疗程,同时也可用药汁熏洗各部位,以加强疗效。

  2.银花4克,连翘4克,桔梗2.4克,牛蒡子2.4克,淡豆豉2克,甘草2克,竹叶1.6克,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取药粉适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包扎固定,每次贴药4-6小时,每日2次。

  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

  配穴:风寒感冒,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加鱼际、外关;暑湿感冒,加支沟;气虚感冒,加气海、足三里;阳虚感冒,加百会、关元;血虚感冒,加血海、三阴交;阴虚感冒,加太溪。 2.耳针疗法:

  取穴:肺、气管、内鼻、脾、三焦、耳尖等。

  局部消毒后,耳尖穴点刺出血,余穴每次选2-3个,双侧同时针刺,捻转泻法,留针10-20分钟。

  3.电针: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穴。每次选取2穴,以毫针刺入,产生针感后,加电刺激,选取适当的波型和频率,以病人出现能耐受的麻胀感为度,每次通电时间10-20分钟。

  4.刺络疗法:

  取穴:尺泽、委中、少商、大椎、耳尖、耳垂等。 大椎挑刺出血,并拔罐5-10分钟;尺泽、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令其血流自止;少商、耳尖、耳垂诸穴,点刺出血数滴即可。

  5.皮肤针疗法:

  风寒感冒取脊柱两侧、肘窝、大小鱼际、鼻部;风热感冒取胸背部、风池、大椎、合谷、曲池。以中度或重度刺激,每日治疗2-3次。

  6.头针疗法:

  取感觉区、胸腔区,平刺,每次捻转1-3分钟,留针15分钟。

  7.光针疗法:

  取穴:大椎、风池、风门、膈俞、合谷、曲池、鱼际、外关。

  每次选穴2-4个,用氦-氖激光器照射,功率一般为10-30毫安,照射距离为20-30毫米,每日照射1次,重症每日照射2次,每次每穴照射2-5分钟。

  推拿疗法:

  手法:拇指按揉风池、风府、大椎、外关、合谷、曲池,拿肩进。

  风寒感冒,加用拇指禅推法自攒竹穴沿足太阳分布推至天柱穴,以疏通足太经络,止头痛,利肺窍,按揉列缺以宣肺止咳、助汗解表;外感风热者,加用拇指禅推法自印堂沿督脉分布推至神庭穴以祛风热,再用拇指抹法自印堂穴沿前额分别向两侧抹至太阳穴,以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实习编辑:刘胜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感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 林昭彤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