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吃中成药用水要“搭好伴”

2008-03-08 07:33: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实际上,有些中成药需要用特殊的“水”来送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这些“水”大致有:黄酒、米汤、姜汤、淡盐水等。

  《红楼梦》里薛宝钗治病的“冷香丸” 不仅配药的用水精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连服用也颇有讲究“用黄柏煎汤十二钱”(第七回),尽管书中有演绎的成分,但也点出了服用中成药和用水的内在关系。

  实际上,有些中成药需要用特殊的“水”来送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这些“水”大致有:黄酒、米汤、姜汤、淡盐水等。中医认为,黄酒本身就是味中药,药性温热,有通经活血、散寒的作用,用黄酒送服治疗跌打损伤、气滞血淤、腰腿疼痛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跌打丸等,有利于药效的发挥。而干姜具有散寒、温胃的效用,把干姜熬成水来送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兼有脾胃虚寒的中成药,像藿香正气片,显然也能锦上添花。

  生活中,很多人怕麻烦,服中成药习惯直接用白水服药,其实白水也有“讲究”。中医认为热水具有助阳气、行经络的功能,而凉水则具有降火气的作用。而且疾病从中医看也有寒热之分,那么服药最好顺着病因来服药,这就是中医的“正治法”,即对燥热之症(如发烧、上火),采用清热之剂,若同时又用凉开水送服,则可增加清热药的效力。相反,若为虚寒之症(如风寒感冒),应服辛温发表散寒之剂,此时就应用温热的水送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常章富教授在告诉记者这个道理的时候,特意提醒,根据水温来服药别“矫枉过正”,应先分清个人的体质,对于咽喉肿痛、上火发热的人,应该服用清热败火的药,如双黄连片,尽管喝凉开水能解热,但如果本身脾胃虚寒,反而会造成胃肠不适,影响药效。

  常教授建议,胃火盛或习惯喝凉开水的人,发烧时最好以凉开水服药,从而解热降温,加速药效;而患有风寒感冒无汗时,最好用温热的水服药,有助发汗,感冒自然好得快些。需要注意的是,热水送服,是水烧开后,趁热时饮用,但要避免烫伤。

  相关链接:

  哪些水能服药?

  淡盐汤送服:食盐能引药入肾,服用治疗肾亏、肾虚等的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宜用淡盐汤送服。

  米汤送服:米汤富具有保护胃气的作用,服用养肠胃、健脾、利膈等成药,如消渴丸、回神丸等,可用米汤送服。

(实习编辑:刘胜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